作文照本宣科是很危险的,只是这种危险并不会被老师和学生看见,反而成了正常现象。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作文本来是学生们要做的一个语文考试题,在语文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就是作文题。到了大学中文系,有专门的写作课,考写作的时候,会连续考好几种文体的作文,让学生既要注意文体的需要,又要发挥想象力,写好一些文体的文章。当然,能写好的并不在多数。大学中文系培养的学生成了作家的也是很少的,并不在多数。那么,是不是作文照本宣科的教育出了问题?
当然出了问题。老师讲课照本宣科,指导学生搞一些技巧,积攒一些好词好句,却偏偏在创意方面显出严重不足。有的以为自己有了天才的设想,却不知道所谓天才的设想只是一种自恋的幻想,并不真实可靠,也不会提高作文水平。即便有的学生写考场作文获得很高的分数,也不能写成好的文章。为什么考场作文和好的文章之间差距那么大?
考场作文就是一道大题,有题目解读技巧,有作文技巧,只要把题目解读清楚了,用了一些作文技巧,就会得高一点的分数,甚至有的学生把平时作文训练的内容搬到考卷上,也能获得不错的分数,根本不是第一次写,也不是所谓的原创,都是从作文书上抄来的好词句,加工整理后,就是所谓的作文。当做大题来解答的作文一般好不到哪里去,能在文学期刊上发表才算是真正的创作。不过,考场作文大多不会搬到文学期刊发表,入不了编辑大人们的法眼,也不会有什么出色之处。不过,人们大多不会在意,老师不在意,学生不在意,家长也不在意。如此一来,这么庞大的群体都不在意,作文也就真的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东西,没有什么真实的思想流露了。
民国时期小学生的作文就比现在初中生的作文要好,而且有思想,有远见,语言优美,都是原创。那时候的国文教育还是很厉害的,文言文还没有被彻底扫进历史故纸堆,人们用白话作文,也有少量文言成分残留,文绉绉的,比较好看。到了现在,语言已经淡成了白开水,即便有些文绉绉的语言,也是从别的书上抄来的,或者自己搞了一些拙劣的模仿,弄一些四字短语堆砌上去,就算是优美的语言了。至于内容,总是玩弄西洋人的东西,却没有老老实实的现实主义的东西,缺乏震撼人心的效果。如此一来,作文就成了照本宣科的东西,而那些作文书上的所谓优秀作文也是经过审核的。要想在作文中提出自己的思想,弄一些论据佐证,就相当困难。需要学生平时注意搜集和整理,还要善于记忆,懂一些逻辑论证的方法和套路,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当然,作文不提倡原创,也不提倡现场做,而是提倡平时练习。其实,练习的难度比较低,练习多了,就摸清考场作文套路了。
只是,老师讲作文的时候也按照这种套路讲,说文题应该怎样拟才能得高分,文中用哪些词语、哪些句子是得分点,开头和结尾应该怎样写才能与众不同,其实都是照本宣科,都是套路,离着原创还很远。于是,广大青少年都受了作文的影响,写出了很多漂亮的句子,也是漂亮的假话。
作文要写正能量的事,不能写网络游戏,不能写早恋,不能写有污点的名人,要是写就要作为反面例子,不能写带刺的思想等等,很多不能写的规矩束缚了老师和学生的手脚,让他们不敢提出自己的思想,等到不敢成了习惯,也就成了不能。不能提出自己思想的作文就是失去了生命力的作文,没有什么好的结果了。但是,现实是没有什么生命力的作文反倒拿了高分,是不是评分规则错了?当然不是,而是从作文开始教,开始写的时候,就已经错了。制定严格的规则,按照严格的规则评分,也就会出现可笑的结果。
如果作文也算文学,那么所有的考场作文都不是文学作品,而是胡编乱造、抄袭剽窃的东西,就像大学生的论文,抄袭现象严重,经不住推敲,即便数量惊人,也仍然是毫无创意的东西,只能当成废纸。但老师和学生都把作文当成了工具,都在照本宣科,也都在孜孜不倦地练习,写作,也就成了南辕北辙,距离文学太遥远了。
或许,应该给作文松绑,给文学松绑,去除照本宣科的危害,让广大青少年拥有自己的思想,还能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被牢牢约束,制造很多文字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