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后一个月,国内新冠仍在反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好消息就是最近越来越多省份开始逐步放开了。
网课结束时间杳无音讯,多省寒假时间却尘埃落定。
01
多地确认2023中小学寒假时间
正常一个月的寒假,这次各个地区都做了调整:最长的将近50天,最短的只有20多天。
(注:各地具体寒假时间以当地教育部门发文为准,每个市放假时间都有当地教育局公布)
可以发现,寒假时间有所提前。
对于孩子而言,放假自然是一件大喜事。
可对于家长们来说,却有些措手不及。
有的家长说,放假时间提前,家长要上班,没人管孩子怎么办?
甚至有的家长说,网课导致孩子成绩以及状态直线下降,建议取消寒假,让孩子用假期时间将成绩给补回来。
家长的担忧可以理解。
但无论是居家上网课,还是提前放寒假,都是出于孩子健康成长的考量。
而且,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才是至关重要的。
正如李镇西校长所说:“学校教育无论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说来就来的封控,无限延长的网课, 各种假期又接踵而至,孩子们根本没有心思学习,万一成绩掉下去了,要想再跟上难上加难,怎么办?
02
网课,考验的是孩子,也是家长
你家孩子都是怎样上网课的呢?
来说一下我身边朋友的例子:
上课时,小朋友的手边都是小食品,趁着老师不注意吃点零食,喝点饮料。
到下课的时候,桌面上小食品袋子、饮料瓶子、纸巾,还有一些你想象不到的东西,比如袜子。其他画面请自行脑补。
除了吃的,那双小手也是不闲着。一支笔、一个修正带都能在手里摆弄半天。时不时还得看看同学是不是又发啥东西了,忙里抽闲地和同学聊上几句,时不时笑笑。家长问他时,美其名曰在和同学讨论题目!
疫情,给很多家长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孩子对网课的状态,就是学习的状态。
家长对网课的状态,就是家庭教育的状态。
对于网课本身,它更像是一个放大镜。
把孩子平时被忽略的问题变得更加明显,把不好的学习习惯和毛病暴露得更加彻底,也让优秀的品质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了更出彩的效果。
很多孩子可能没意识到时间有多宝贵,家长要引导学生重视。
趁着上网课可以用电脑、手机,一些孩子就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游戏、动漫,将本该学习的时间耗费在玩乐上面。完全没有正确的时间管理观念,更不必谈高效学习了。
能管理好时间的孩子,一般都具备较强的自律性,才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做到下面这几点,其实孩子上网课期间反而更容易逆袭。
1、解决上网课听不懂的问题,关键是要预习。预习可以帮助你提高网课70%以上的上课效率。
2、上课时用电脑自带的软件进行录屏,这样晚上你就可以用1.5倍速复习没有听懂的知识点
3、上网课学不进去,其实是缺乏了学习的环境。书桌上应当只留下和学习相关的物品。并且上课期间不允许离开座位。
4、保持正常的作息。保持每周3~4次有氧运动,以及跟老师沟通交流问问题,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
03
关于假期,家长注意这三点
建议取消寒假的大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放假了,就等于“放飞”了。
一个假期,只会让自律的同学进步更大,不自律的孩子成绩更差。
虽然各地寒假时间都发布了,但距离寒假还有一个月,孩子们还将接受一个期末考的检验。
家长们可以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建立错题集,奋起直追。争取在学期结束交上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卷。
同时,也可以给孩子给予一些激励。
奖励孩子可以决定周末的一天如何过,让孩子享受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奖励孩子周末可以晚睡一小时,让孩子享受娱乐时间加倍的快乐;奖励孩子实现一个小愿望,让孩子享受努力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每年的冬季都是流感病毒的活跃期,传染性强,很多症状与新冠肺炎的症状相似。
儿童更易感染。作为易感人群,每年流感流行季儿童患上流感的概率大约是 20%~30%, 在某个高流行季节,感染率可高达 50% 左右。也就是说,每 4 个孩子中,至少有1个患上流感。
当疫情不停来侵扰,我们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时候,也要适时给孩子增添衣物,做好保暖工作。以防“新冠+流感”的叠加。
沪上知名校长万玮说过,决定孩子未来的不是在校成绩,而是业余时间在做什么。
这里不是说孩子的课堂时间不重要,而是说每个孩子应该在课堂之外,做些什么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业余时间如何度过,不仅决定了孩子进步的效率和速度,还决定了孩子认知世界的广度和深度。
胡适先生在1932年的一次演讲中说:
一个人成就怎样,往往靠他怎样利用他的闲暇时间。
他用他的闲暇来打麻将,他就成了个赌徒;
你用你的闲暇来做社会服务,你也许成个社会改革者;
或者你用你的闲暇去研究历史,你也许成个史学家。
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
而正是在寒假这种节点,当我们还有仅有的一点时间去陪伴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诉他阅读、运动、学习能够赋予他的力量。
闲暇时可以做家务、参与体育运动、广泛阅读、练习才艺。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件事的价值就会愈发体现。
学习,应该是一种常态。
放假,不是放纵。它更应该成为孩子养成受益一生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在时间的长河里,当孩子明白了努力的意义、知识的价值,稳中求进,将来才能收获人生的硕果。
每天和孩子一起进步,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