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工作机制,坚持自愿原则
加强作业设计,控制作业总量,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初中书面作业每天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在课后服务期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部分学科作业,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允许学校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补短提升,但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授新课。
四、鼓励自主学习,提倡综合实践
鼓励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充分发挥特色场馆效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拓展性、跨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活动。科学安排学生的学习、休息和运动时间,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五、合理安排工作,拓宽服务渠道
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合理调整教师作息时间,引导教师积极承担课后服务工作任务,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等优质师资,共同做好课后服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体育场馆、实践基地和少年宫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
六、强化学生管理,确保安全有序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并严格落实学生活动管理、考勤、检查监督、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切实做好学生课后服务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原则上安排学校教师进班管理,在建立安全档案审核登记的基础上,可安排家长志愿者参与管理;不得在课后服务期间组织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