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曾有一次,我问一个小姑娘:你觉得play和work有什么区别?她说,play开心。我又问,那上兴趣班不开心吗?小姑娘想了想说,也不是不开心,但是不自由。我进一步问,是不是有大人就不是play?她这回想都没想,回答不是,有大人也可以是play。这时候妈妈在旁边有点丧气地说,那是跟她爸爸——原来跟着妈妈就是work,跟着爸爸就是play。这句话当然是玩笑,但小孩子真的可以区分工作(work)和游戏(play)。
对儿童来说,“工作”可能等同于有系统和规范的学习。在一项研究,英国研究中心研究者考察了12所学校从学前阶段(3-4岁以游戏为基础)到进入小学后(6-7岁开始结构化的课程学习),对于游戏和工作的概念理解。4-5岁的孩子经常使用“游戏”来描述自己当前的经历,而当问到一年后的生活,则用了“工作”(work)和“努力工作”(hard work)。过了一年,当孩子进入系统学习之后再被问到当前的生活,“努力工作”(hard work)、“更多工作”(more work)和“很多工作”(loads of work)占据了他们的主要生活。
不少老师将游戏活动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很多家长也“教孩子玩”,甚至通过系统性的“游戏”培训来促进儿童的学习。虽然从大人的角度这些是寓教于乐,是在游戏中学习,但是从孩子们的视角出发,这些“游戏”被重新定义为工作”。这些不是“真玩”,而是“假玩”,是“工作”。在这些活动中,孩子很少能自由游戏,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儿童缺乏游戏,他们“玩”的机会被剥夺了。真正的儿童游戏是非强制性的,由内在动机驱动,并为其本身而进行,而不是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游戏的关键特征是有趣、不确定性、挑战性、灵活性和非生产力。而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大部分学习发生在自己主导的游戏活动中,这些游戏并不需要成人规定的完成与否,或者成功和失败。
儿童会根据情绪、环境、行为、结果等很多线索来区分参与的活动是游戏还是工作。如果活动是自愿的、能够控制的、有趣的、能够比较容易就完成的活动就是游戏;而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是被强迫的、由大人主导控制的,虽然有时候也是有趣的,但往往不容易完成,这样的活动就是工作。
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比如游戏都是自己的目标,看重过程,可能有奖励。但作业都是老师的目标,要完成产出,学会特定的知识和技能。游戏是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大人不需要在场。游戏要有玩具,但工作没玩具,但是要写字、有书有纸。而且功课需要被老师评价,功课需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游戏可以在户外进行,是“在地上的”;而工作,是在屋子里的,要安静地坐在椅子上…… 这个清单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每个孩子的回答也不一定相同,欢迎在评论里分享小朋友的回答。
话说回来,儿童能区分工作和游戏,但是有些时候游戏和工作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比如有学者就进一步区分了自由游戏、引导游戏、增选游戏、游戏性教学和直接教学等。其中自由游戏由儿童发起和指导,不涉及学习目标;引导游戏由成人发起,但由儿童指导,并有适当的学习目标;增选游戏由儿童开始,由成人管理;最后,游戏性教学和直接教学都是由具有明确学习目标的成年人发起和主持的。虽说“玩中学”的形式孩子不一定觉得是游戏,但是在这种环境中,儿童能够尝试掌握他们在其他情况下难以学习的技能,也是成长所必需的。而且,研究也发现,儿童认为“像游戏一样”的活动与情感幸福感的增加和参与度的提高有关,因为儿童拥有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性。其实不只是小孩子,不少成年人也会困扰是不是可以“把兴趣当成工作”。对我来说,把工作当成兴趣可能是我的选择,但也要保持工作外单纯的兴趣,工作的时候努力工作,玩的时候尽情玩。
来源: PsyCh Journal 杂志
本账号稿件默认开启 微信“快捷转载”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渠道转载请联系 weibo@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