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虽然不少年轻人在面对现实的无力后,纷纷选择“躺平”,但现实中有一个比较残酷的事实是,当你“躺平”到35岁,你会发现不管是职场、还是婚恋市场、甚至政策优待都在围着小于35岁的人走。而大部分的人,在进入35岁那一刹那,就走进了一道无形的门,进去便“隐入尘烟”。
拥有职场限制的35岁
35岁的硬门槛中,最普遍的认知是公务员报考。在我国,公务员报考者必须“年龄为三十五岁以下”。同时,针对35岁以下深造、落户、创业的政策也数不胜数,就连事业单位的考编、大学招聘教师也出现了35岁上限的要求。且大部分央企、国企乃至部分民营企业也逐渐习惯性地将不超过35岁作为岗位录用的标准。
到了35岁还没能证明自己的人,在互联网大厂,无法成为管理层;在公务员体系,则是政治生命锁死。
婚恋市场35岁警戒线
到了一定年龄尚未婚配的年轻人,难免被家庭和社会催婚。但到了35岁,未婚的年轻人会诧异发现,他们不再被催婚,这时大家会知道,原来过了35岁这条线还不婚配的人,将默认在婚介市场上失去价值,打上了不必再劝的标签。此外,各类医学研究中更是将35岁女性作为高龄产妇分界线。35岁不生孩子,基本被视为丧失了怀孕生育的可能性。
绕开35岁的政策优待
从公派留学,博士申请需为“不超过35岁具有硕士学位”;到温州“35周岁以下中级工可先落户后择业”。如嘉兴、长沙、常州、宜宾等城市,都在购房优惠政策上,指向性明显地提出,补贴要给不超过35岁的年轻人。由此,35岁隐形标杆引起网友热议。
35岁隐形标杆从何而来?
1966年,女权第二次浪潮爆发,随着女性进一步涌入就业市场,美国男性面对职业发展的受限和就业机会的挤压,从而爆发“中年危机”这一词,随之流行至今。但数据显示,2000年以前,美国和中国的“黄金年龄”都稳定在50~55岁左右,其后才算“中年危机”,2000年后,美国继续保持不变,中国的黄金年龄却不断下降,在2005年降至35岁。
这是由于近二三十年来,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让新的主力产业对劳动力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扩张使供过于求的优秀年轻人,成为了更合适的劳动力。35岁~60岁的“中国式中年”在产业结构的轮替更迭中,“中年危机”提前达到。
那35岁以上的人,真的该被企业、政策、婚恋市场忽视吗?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帮助到他们?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新想法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给我们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