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核心观点:
自2022年12月上旬防疫政策大幅优化以来,我国疫情感染数据上升较快,达峰速度超出预期。截至1月上旬,疫情搜索指数已明显降温,全国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或已过去,居民出行、货运物流以及线下消费呈现出加快复苏态势,我们预计2023年Q1经济将加快复苏,修复速度或超出市场预期。
居民出行方面,截至1月12日,12个样本城市地铁客运量、百城拥堵指数(7DMA)分别较前期最低点回升116.7%、15.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9%、96.2%;货运物流方面,截至1月12日,货运综合指数已恢复至前期最低点的112%,邮政快递日揽收和投递量分别较前期低点回升32.0%、39.9%;线下消费方面,复苏加快,春节档电影票房预测或近百亿,线下旅游或迎来春节假期小高峰。
自2022年12月上旬防疫政策大幅优化以来,我国疫情感染数据上升较快,达峰速度超出预期。截至1月上旬,疫情搜索指数明显降温,第一波高峰或已过去。
从疫情搜索指数来看,全国第一波疫情感染高峰或已过去。2022年12月中上旬疫情优化初期,全国多地迎来感染高峰,疫情搜索指数快速上升,于12月20日左右达到峰值。12月底以来,伴随主要城市迈过峰值,疫情搜索指数开始快速下降,进入感染曲线后半程。分区域来看,京津冀先于长三角、粤桂闽区域到达峰值,目前均已大幅回落。虽然春运临近,但预计对疫情扩散影响有限。
伴随疫情达峰后回落,居民出行、货运物流以及线下消费呈现出加快复苏态势,工业生产虽略有修复,但仍处低位震荡。
居民出行:随达峰进度快速修复,逐步接近往年同期水平。疫情搜索指数与居民出行活动呈现明显负相关。2022年12月底以来,伴随主要城市迈过疫情感染高峰,居民出行活动开始快速修复,与城市疫情达峰步伐保持一致。截至1月12日,12个样本城市地铁客运量、百城拥堵指数(7DMA)分别较前期最低点回升116.7%、15.6%,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9%、96.2%,国内航班执飞数(7DMA)也较前期低点反弹超200%,达到2022年同期水平的92.2%。
货运物流:达峰后快速修复,但春节临近,恢复高度或有限。随第一波疫情迈过峰值,货运指数开始快速修复,截至1月12日,铁路货运量、全国航班货运量、港口吞吐量、高速公路通行量分别较前期低点反弹18.8%、43.8%、45.7%、41.1%。快递物流方面,截至1月12日,全国邮政快递日揽收和投递量分别较前期低点回升32.0%、39.9%。向前看,随春节临近,邮政快递从业人员逐步返乡,邮政快递或进入季节性下降阶段。
工业生产:临近春节,进入传统淡季,工业生产持续在底部波动。高频数据显示,制造业相关指标继续在底部波动。从主要开工率指标来看,部分开工率指标仍处于低位运行;从产量数据来看,相关指标也仍在低位震荡,复苏态势相对不明显。
线下消费:春节档电影票房预测或近百亿,春节假期线下旅游迎来小高峰。元旦后电影消费缓慢复苏,但受到上映电影较少的影响,与往年同期相比,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向前看,电影消费或发力春节档期,票房预测逼近百亿。旅游消费方面,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了53%,春节期间机票订单同比增长约15%,春节线下旅游或再迎小高峰。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超预期,消费复苏力度不及预期。
一、疫情走势:全国第一波高峰或已过去
从疫情搜索指数来看,全国第一波疫情高峰或已过去。12月以来,疫情防控举措大幅优化下,全国受疫情影响的地区、人员范围快速上升。由于无症状感染数已不再公布,借助疫情搜索指数(例如“疫情”、“发烧”、“线上问诊”搜索量)可以一定程度监测全国疫情感染情况。
从全国疫情搜索指数来看,12月中上旬疫情管控优化初期,全国多地迎来感染高峰,疫情搜索指数快速上升,于12月20日左右达到峰值。12月底以来,伴随主要城市迈过疫情峰值,疫情搜索指数开始快速下降,截至1月12日,全国疫情搜索指数已下滑至峰值的7.1%,发烧指数也已下滑至峰值的2.6%,疫情相关搜索指数明显下降。
分区域来看,京津冀先于长三角、粤桂闽区域到达峰值,目前均已大幅回落。疫情搜索指数来看,京津冀疫情感染进度更快,于12月7日左右达到峰值,此后疫情搜索指数开始降温,截至1月12日,疫情搜索指数已降至峰值的6.2%左右,第一波感染高峰或已过去;长三角地区感染进度相对较慢,于12月15日左右到达峰值,截至1月12日,疫情搜索指数已降至峰值的5.6%左右。
此外,百度疫情搜索指数也可用来预测全国各地疫情走势。该搜索指数大概包含356个城市,包括了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少量省直管县,基本能反映全国的情况。以这356个城市为全样本,我们可以计算全国城市的搜索指数达峰进度。统计发现,截至1月12日,100%的城市均已达峰,目前均处于达峰后回落趋势中。在百度搜索指数口径下,1月12日已有84.1%的城市回落至峰值的1%左右,全国第一波感染高峰已经迈过。
从部分省份公布的感染率数据来看,与疫情搜索指数基本对应。根据河南省数据,截至2023年1月6日,河南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其中城市89.1%、农村88.9%,主要以BA.5.2变异株为主。从发热门诊数据看,2022年12月19日就诊人数达到高峰,之后持续下降。综合研判认为,河南省已顺利渡过疫情高峰,实现平稳有序转段。预计到本月底,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目前全国感染进度来看,春运或对疫情感染影响有限。一方面,1月7日今年春运开启,但1月7日全国大部分地区疫情感染已经迈过高峰,春运人员的流动对疫情传播的影响大幅减弱;另一方面,前期感染形成的免疫屏障对于变种毒株仍有一定防护效果,短期内再次引发二次大规模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二、居民出行:随达峰进度加快复苏,逐步接近往年同期水平
从疫情搜索指数与居民出行活动关系来看,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但是疫情达峰与居民出行见底时间并不统一。观察全国疫情搜索指数与12城地铁客运量、百城拥堵延时指数的走势相关性后,我们发现,疫情搜索指数与居民出行活动明显负相关,随着疫情达峰,居民出行通常降幅较快;随着疫情搜索指数达峰后回落,居民出行活动开始修复。但从二者达峰和见底时间来看,时间并不统一,通常疫情达峰更早,一般达峰后回落至峰值的80%左右时,居民出行开始见底回升。
从近期居民出行活动表现来看,12月底以来,伴随主要城市迈过疫情感染高峰,居民出行活动开始快速修复。截至1月12日,12个样本城市地铁客运量(7DMA)明显回暖,相较12月31日回升44.2%,相较于最低点(12月23日)回升116.7%,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9%。百城拥堵指数(7DMA)也有所复苏,截至1月12日,相较12月31日提升10.6%,相较于最低点(12月24日)回升15.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6.2%。
分城市看,居民出行修复进程与城市达峰节点保持步伐统一。一线城市中,较早达峰的北京和广州,居民出行修复进程启动较早,12月20日出现拐点,截至1月12日,北京和广州地铁客运量(7DMA)较最低点已反弹176.5%。相对较晚达峰的上海和深圳,12月27日出现居民出行拐点,截至1月12日,上海和深圳地铁客运量(7DMA)较最低点反弹144.0%。
拥堵延时指数方面,截至2023年1月12日,北京拥堵延时指数已恢复到2.02,超过2022年与2021年同期水平,较2022年12月的最低点已反弹80.4%;上海恢复略微滞后,1月12日上海拥堵延时指数为1.60,较12月的最低点已反弹35.6%,仍略低于2022年、2021年同期水平。
反映全国人口迁徙水平的百度迁徙指数也可以反映人流恢复情况。截至1月12日,百度迁徙规模指数较2022年末增加20.1%。2022年12月10日防疫政策优化后,迁徙指数于12月22日探底,截至2023年1月12日,该指数已经较低点回升133.4%,甚至高于2022年同期数据,指示出更大规模的跨区人口流动。由于迁徙指数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考虑到今年春节相较往年开始更早,以及跨区流动不再受到防疫政策约束,未来两周迁徙指数恢复会持续加快。
航班执飞方面,近期已在快速回暖,伴随入境政策调整,未来上升空间仍大。截至1月12日,国内航班执飞数(7DMA)较2022年末回升50.1%,继12月3日低点以来已经反弹超200%,达到2022年同期水平的92.2%。国际航班、港澳台航班方面,航班执飞数也在稳步增加。1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办已大幅优化入境政策,以及香港、澳门地区与内地实施免检疫“通关”,未来国际航班与港澳台地区航班执飞数有望进一步增加。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将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9月14日,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努尔苏丹,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9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把握时代潮流,加强团结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
三、货运物流:疫情达峰后开始快速修复,但春节临近,恢复高度或有限
伴随全国第一波疫情迈过峰值,货运指数已开始快速修复,全国邮政快递投递量和揽收量也在前期下挫后开始迅速回升。
货运物流方面,航空、公路、铁路、港口货运指数均快速回升。从货运综合指数来看,伴随疫情感染快速上升,12月28日全国货运综合指数(7DMA,下同)到达最低点,此后伴随人流恢复,货运综合指数开始回升,并于1月12日恢复至前期最低点的112%。具体分项来看,公路、航班、港口货运恢复较为明显,截至1月12日,铁路货运量、全国航班货运量、港口吞吐量、高速公路通行量分别较前期低点反弹18.8%、43.8%、45.7%、41.1%。
快递物流方面,截至1月12日,全国邮政快递日揽收和投递量分别较前期低点回升32.0%、39.9%。由于快递揽收投递与劳动力供给相关性较强,12月以来,疫情快速达峰时期,劳动力供给下降较快,对应邮政快递揽收、投递量快速下降,全国疫情于12月20日左右到达峰值,对应邮政快递揽收、投递量12月21日达到最低点,此后伴随疫情达峰后回落,快递物流开始快速回升。截至1月12日,全国邮政快递日揽收和投递量分别较前期低点回升32.0%、39.9%。向前看,伴随春节临近,邮政快递从业人员逐步返乡,邮政快递或进入季节性下降阶段。
四、工业生产:临近春节,进入传统淡季,工业生产持续在底部波动
高频数据显示,制造业相关指标继续在底部波动。从主要开工率指标来看,部分开工率指标仍处于低位运行。螺纹钢方面,1月13日当周螺纹钢开工率为36.72%,比2022年12月30日下行5.9个百分点,与2022年和2021年同期相比也处于低位;1月11日,石油沥青开工率为26.6%,相较2022年12月28日下行0.9个百分点,也明显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汽车轮胎开工率、PTA开工率也表现出类似的效应,相关开工率指标持续在底部波动。虽然第一波疫情已经迈过峰值,但是春节临近,工业生产进入传统淡季,节前相关指标难以大幅回暖。
从产量数据来看,相关指标也仍在低位震荡。钢材产量方面,12月上旬跌至189.75万吨/日,相比11月上旬减少1.72万吨/日,12月中旬与11月中旬的差值进一步扩大至5.43万吨/日,下旬这一差值继续扩大至8.69万吨/日。粗钢产量方面,12月上旬跌至198.67万吨/日,与11月上旬基本持平,12月中旬与11月中旬的差值扩大至3.82万吨/日,下旬这一差值继续扩大至11.26万吨/日。虽然疫情走势已明显放缓,但钢铁产量相关指标复苏态势并不明显。
五、线下消费:春节档电影票房预测或近百亿,春节假期线下旅游迎来小高峰
元旦假期后电影消费缓慢复苏,但受到上映电影较少的影响,与往年同期相比,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截至1月8日当周,电影观影人次达到1022.25万人,相较12月11日当周提升205.9%,电影票房达到4.44亿元,相较12月11日当周提升276.3%。但从同比数据来看,线下电影消费与票房仍处于低位。
电影或发力春节档期,票房预测逼近百亿。春节档期,多部备受关注的电影集中上映,包括排行中国电影(行情600977,诊股)票房总榜第5位的《流浪地球》的前传电影《流浪地球2》,张艺谋领衔当红青年演员沈腾、易烊千玺供献的《满江红》,以及动画片《熊出没》的年度大电影《熊出没.伴我“熊芯”》等。根据猫眼专业版汇总的第三方媒体预测数据(2023年1月14日),春节档期7部电影将收获98.9亿的票房收入,基本与去年春节档期票房持平。
元旦假期线下旅游已打响复苏第一枪,春节假期或再迎小高峰。随各地感染曲线走向平缓,线下出游人群迎来复苏。根据文旅部统计,元旦假期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基本与去年同期水平一致。向前看,春节假期或再迎小高峰。根据携程发布的报告,春节期间旅游产品的预订量同比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提升了53%,春节期间机票订单同比增长约15%,国内六成以上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赶超去年。从1月1日至5日,春节产品的预订量出现了日均环比30%的增速,基本延续着元旦假期的热度。
从出游模式上看,“长线+远程”成为热门选择。相较于市内游、省内游等相对保守的旅游规划,本次旅游复苏中更多人愿意尝试更长期、更远的长途旅游。根据携程数据,春节假期长线旅游订单占比达七成,长线游订单同比增长72%。同程旅行数据预计春节机票平均预订周期将从去年的2-3天延长至5天左右,酒店平均预订周期也将从2天以内延长至3天左右。
境外游或开启2020年疫情以来的首次复苏热潮。1月8日零时起,我国正式取消入境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并重新开启中国公民旅游签证的申请,境外游出现复苏热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1月8日出行的出入境机票订单量同比增长628%,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峰值。携程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7天海外旅游订单较去年同期激增540%。
六、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超预期,消费复苏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