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乔丹
岁末年初,消费板块走势可谓强劲,据信达金工团队测算,在基金持仓上,上周基金持有8大消费子行业的累计持仓比例为29.66%,环比提升0.35pct,连续5周提升。从本周的板块走势来看,这一行情仍在演绎。
从基本面来看,随着防疫政策放松,供给端的消费企业获得了充分支持,包括消费券、企业优惠的发放等,而消费需求及消费意愿也在进一步释放。东吴证券预计,2023年,消费行业不论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都是供需两旺的一年。
回到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消费标的,《投资者网》细解了消费领域最靠谱的十家公司。这些企业或复苏弹性大、或护城河明确、或拥有持续成长能力,商业模式优秀。
蒙牛乳业(02319.HK):体育赛事营销大师
有硬实力、还很会“玩”的企业,蒙牛首当其冲。
蒙牛的实力有目共睹,上市十余年的特仑苏始终保持双位数增长,2021年销售额超260亿元,占据高端白奶第一位;旗下每日鲜语势头同样强劲,2021年增速达80%,为高端鲜奶第一品牌;整体市占率达13.4%,稳居行业第二;与伊利被并称为“乳业双雄”。
在营销这个第二战场上,蒙牛同样“赢麻了”。
刚结束不久的世界杯,作为其全球赞助商,蒙牛品牌被全球超50亿观众看见;另外,其两大代言人梅西和姆巴佩,在决赛圈中上演的巅峰对决,也让蒙牛多次登上热搜,“预言帝”、“蒙牛赢麻了”成为球迷口中津津乐道的热词。
青春不过几届世界杯,这是球迷四年一次的狂欢,也是品牌四年一次的交战,蒙牛深谙此道。而早在2018年世界杯期间,蒙牛的品牌力便同比提升11.4%,首次位列行业第一。作为国内少数拥有多次世界级赛事营销经验的公司,蒙牛还布局了NBA、迪士尼等IP,释放出恒动的品牌活力。
与此同时,蒙牛还在销售上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积极推动新零售渠道建设,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进驻到家业务、生鲜买菜平台等。可以说,现在的蒙牛,已从“草原牛”,进化成了“5G牛”。
进入“中粮时代”的蒙牛正在革旧图新,市场同时也在期待,卢敏放所言的“再造一个新蒙牛”,在不久的未来能应谶。但投资者也在焦虑,老对手伊利已在2021年奔入千亿赛道,蒙牛何时能实现赶超?
伊利股份 (600887.SH):全球乳业五强 亚洲乳业第一
资本市场的“奶茅”这一名号,伊利当之无愧。
过去三十年间,伊利的营收增长了3300倍,净利润增长了超4300倍,国内千亿以上规模的乳企独此一家。从一家偏居内蒙古一隅的地方小厂,伊利成长为稳居亚洲乳业第一、全球乳业五强的乳业巨头。
股权增值收益方面,伊利的总市值从最初的4亿元,增至2023年1月12日的2063亿元,累计涨幅约500倍。另据同花顺,自上市以来,伊利分红24次,累计分红金额约366亿元,在整个A股名列前茅。
回到消费市场,根据凯度数据,2020年公司品牌渗透率高达91.6%、消费者触及数达13亿人次,消费者对品牌产品的购买频次约8次,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市场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榜首。
洋河股份(002304.SZ):白酒龙头之一,稳中求进
洋河这瓶新时代的老酒,流淌着创新基因。走过白酒大繁荣的“黄金十年”后,张联东带领洋河拉开了“二次创业、二次腾飞、二次跨越”的大幕。期间的每一步,包括持续升级产品结构、推进高端化与全国化、股权激励、全面实施数字化战略等举措,都在求进、提质、创优,且卓有成效。
2014年至2021年,洋河营业收入从146.7亿元增长至253.5亿元,净利润从45亿元增长至75.08亿元。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21%;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26%,业绩一路高歌猛进。
商业的本质是创造价值,洋河的品牌价值同样激荡起了万倾春潮。
2022年以来,梦之蓝在中国外交官文化之夜、撒马尔罕上合峰会等国际舞台频频亮相。在2022中国酒业金樽奖”颁奖典礼上,“梦之蓝M6+”荣获“2022中国酒业最受欢迎国潮品牌”,海之蓝荣获“2022中国酒业最受Z世代”喜爱品牌。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2022全球酒类品牌价值榜》中,洋河股份以976亿美元的价值登榜,跻身全球最具价值烈酒品牌50强。
洋河的蓝色风暴也正刮向资本市场,华西证券认为,洋河作为目前次高端白酒企业中规模最大、渠道最强、在全国范围内均有布局、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企业之一,有望在集中过程占有更大的份额。叠加宏观经济及疫情未来预期向好,将有望开启持续性估值修复。
唯品会(VIPS.US):特卖电商拥有独特护城河
在并不乐观的市场环境中,依然能够韧性生长的企业,无疑是成功的,唯品会便做到了。
2022年三季度,唯品会实现净营收216亿元;Non-GAAP(非美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55%。超级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21%,对线上净GMV贡献占比达40%。
作为特卖电商,供应链及客户是唯品会的“护城河”。截至2021年,唯品会已拥有超过25000个品牌合作伙伴,同期,用户复购占比达83%,SVIP数量同比增长50%,这些都是唯品会盈利的价值所在。
事实上,对比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其他头部电商,唯品会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即GMV(商品交易总额),这是电商行业用来衡量实力及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2021年,阿里、京东、拼多多的GMV分约8万亿、3.3万亿、2.4万亿,而唯品会则仅0.19万亿。但对于唯品会而言,GMV并不能体现其真正底色与实力。
以同样以“低价”为卖点的拼多多来对比,2021年,唯品会与拼多多的营收分别为1171亿元、940亿元,唯品会凭借极少的GMV,获得了更高的收入。
当撇去对GMV的迷思,开始更加注重长期主义时,唯品会的真正价值,才刚刚开始显现。中金公司、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则在近期分别给出了“跑赢行业”、“买入”、“强烈推荐”的评级,唯品会的市值也在近两个月实现“大跃进”,涨幅达到106%。
康佳集团(000016.SZ):消费电子、半导体、环保、新能源集群者
纵观诸多长青企业,它们往往具有这样的特质——具备非常可观的弹性,既可审时度势,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做出行动,又可在面临逆境时,拥有调整变革并恢复的能力和魄力,康佳便是如此。
康佳在家电领域已叱咤40余年,其电视、空调、 冰箱、洗衣机等产品,销售网络遍布亚太、中东、中南美以及东欧等多个市场,并与京东家电、苏宁易购签订2023年年度合作框架,累计合作金额超20亿元。
但康佳并不止步于此,其间作了多次战略转型,包括延伸半导体、环保、新能源等多条业务线,在一个开放的生态环境里,创造出了新的价值。
半导体业务方面,康佳在Micro LED专利受理量排名全球第四,LED 芯片、磊晶、巨量转移、显示技术等各细分领域排名也名列前茅。新能源版块也不逊色,自2021年起,康佳便与禾迈股份(688032.SH)及晟高能源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并组建合资公司,待项目完全落地,预计能新增年营收超过50亿元。
深耕老行当之余,康佳依靠多元化布局实现业务增长的二次腾飞。在不确定中,康佳寻找到了确定性的应对策略,创造出了长期价值。
青岛啤酒(600600.SH):国啤高端化旗手
始建于1903年的青岛啤酒,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啤酒生产企业,也是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的啤酒企业。
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里,青岛啤酒以2182.25亿元的品牌价值首次突破两千亿元,连续19年蝉联中国啤酒行业首位,与茅台、五粮液位列食品饮料行业前三。
与此同时,青岛啤酒旗下的崂山啤酒、汉斯啤酒、青岛啤酒博物馆、王子以及TSINGTAO1903青岛啤酒吧分别以530.85亿元、312.05亿元、289.29亿元、45.85亿元、40.25亿元同时上榜,这是TSINGTAO1903青岛啤酒吧首次登榜。青岛啤酒及子品牌累计品牌价值超3400亿元。
目前,公司拥有纯生、白啤、黑啤、皮尔森、IPA等啤酒品类,与同行业公司相比,青岛啤酒单价及单价增速均位于行业前列。2017-2021 年公司啤酒单价持续增长至3742元/吨,CAGR3.5%,单价的提升成为公司营收增长的主要支撑,青岛啤酒在高端化布局中具备优势。
珀莱雅(603605.SH):开了挂的国货 上市业绩七连增
珀莱雅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开挂史。
自2003年创立,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珀莱雅由日化专营店的大众品牌,成长为多品牌、多品类、全渠道布局的国货化妆品龙头。2017年上市后,业绩也是连年高增。
2017-2021年,珀莱雅营收由18亿元增至46亿元,CAGR达27%;净利润由2亿元增至6亿元,CAGR达30%。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持续高景气,实现营收40亿元,同比增32%;实现净利润5亿元,同比增36%。盈利水平也稳中有升,整体毛利率由2017年的62%增长至2022年前三季度的69%。
珀莱雅能实现高增长,与其产品及渠道布局有关。
产品方面,通过经典大单品抢占市场后,珀莱雅还逐步推出包括粉底液、面霜、眼霜等在内的红宝石系列、双抗系列、源力系列、保龄球系列等。受益于产品迭代升级,其客单价逐步提升,客户群体也逐步由低线城市消费者转为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并将推动品牌实现量价齐升。
渠道方面,珀莱雅把握住了线上电商的红利,前瞻性拥抱了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2022年1-8月,其在抖音平台销售额达11.2亿元,同比增129%,位于其他国货及海外品牌销售前列,2022年双11期间,珀莱雅品牌销售额获抖音美妆排名第四,国货第一,同比增120%,而这也将是驱动其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渠道。
海天味业(603288.SH):逆风前行 强者恒强
在2022年下旬,海天味业曾因“科技与狠活”,成为了众嘲对象,但这一短期事件,未改“酱油茅”的长期发展趋势,市值经历暂时的溃败后,慢慢恢复到了舆论风波前的水平。
海天味业是中国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鸡精、味精、料酒等多种类别连续多年产销量及收入均位列行业第一。
自2014 年上市以来,其营收和净利润便持续保持着双位数的增长,即使是在行业不景气的 2021 年,其营收及利润也实现了双增,2016-2021年营收5年 CAGR为15%,净利润5年CAGR为19%,同期净利润率则由23%提升至2021年的27%。其盈利能力的稳定性和成长性在行业中均属于优秀。
至2022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营收191亿元,同比增6%;净利润47亿元,受成本上行影响,同比降0.86%。而成本扰动是所有调味品企业都要面临的挑战,海天味业不到1%的净利润降幅,是其规模优势的体现。
但业内依然担忧添加剂风波的余震,天风证券认为,添加剂事件或将倒逼行业进行产品升级,但大的格局并不会因此改变。海天拥有较强的渠道能力和产品矩阵,未来随着餐饮的复苏叠加C端动销恢复良性,海天的稳健增长仍可预期。
红豆股份(600400.SH):舒适男装赛道开创者
红豆股份专注舒适男装65年,始终以产品创新引领消费者舒适新体验,连续八年蝉联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百强,2022年位列榜单78位。
近年来,红豆股份以高端化、在线化、数智化提升品牌竞争力,在品牌上全面推进“经典舒适男装”品牌高端化战略升级,在生产运营上探索新零售业务,向“智慧创造运营”经营模式转型。
2022年,红豆股份研发了舒适度媲美国际顶级奢侈品衬衫的新一代“红豆0感舒适衬衫”,上市不到7个月就实现销售破30万件,以硬核实力成为红豆男装史上增速最快的单品。红豆男装还被中国服装协会授予“舒适男装赛道开创者”称号,并联合发布了国内首份舒适男装行业创新发展趋势报告。
安踏体育(02020.HK):大陆体育品牌之光 搏击海外巨浪最强水手
对于整个消费行业而言,2022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海外市场起伏、原材料价格上涨、停工停产等一系列问题让行业格局加速调整。而这样的环境,也恰好成为考验本土消费企业的试炼场。就在这一年,安踏凸显出可观的弹性,在品牌价值、业绩上,均实现了韧性增长。
2022年上半年,安踏以260亿元的收入,超越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竞争对手,这是中国企业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而在过去,国际大牌耐克和阿迪达斯牢牢霸占中国运动用品市场Top1、2的位置,现在,这一格局被安踏打破。目前,安踏主品牌已经成为奥运关联第一品牌。
安踏2022年全年的零售额也同比取得正增长,其中,安踏品牌、FILA品牌、所有其他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1年相比,分别录得低单位数的正增长、低单位数的负增长、以及20-25%的正增长。
而说到安踏,则不得不提其在2019年的371亿元亚玛芬收购案,后者是“绝对王者”、“贵且有名”、“中年多金男三宝之一”的始祖鸟母公司,这是中国体育史上最大的跨国收购案。目前这个品牌在国内也越来越火,能否像FILA一样成为下一个为公司贡献较大增量的品牌,值得期待一下。
开源证券认为,安踏聚焦体育装备的黄金赛道,夯实科技研发的护城河,持续孵化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多品牌矩阵,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和不同专业领域爱运动的消费者,在政策利好和全民运动意识普遍提升的背景下,公司差异化的三条增长曲线为公司高质量增长打下坚实基础。(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