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会在小学的时候给学生猛补数学,因为这个时候是打下数学基础的好阶段,很多学霸都是从小就养成学数学的好习惯。
不过当学生刚开始学数学的时候会感觉到很简单,但是等到越学习就会发现越难,老师讲课的速度自己跟得是越来越费劲。
在上课的时候,好像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全部都记住了,但是等到考试的时候,发现答案全部都错了,成绩一点都不好。
有的时候老师刚讲的一道题目,要是出原题会做,但是稍微变换一下模式就会发现自己又不会了,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
在小学的时候,老师总是喜欢在附加题的时候,出一些和课本无关的题目,考验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就会写出来完美的答案。
在一次考试当中,数学的最后一道附加题就是:一共有5块饼,如何分给4个人?
按照正常的思路来看,是每个人分一块,最后一块是平均分的,不过小学生却写出了不同的答案,他的答案是“最后一块给妈妈”。
当老师看到这个答案后热泪盈眶,虽然说不是最正确的答案,但是却可以看到学生的感恩之心。
老师还是给了这名小学生满分,当家长看到孩子的答案后,也是感觉到很欣慰,小学生虽然答错了答案,可是却对了人生。
深度解读
在感叹小学生的感恩之心后,其实也可以发现,如今老师在出数学题的时候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固定出题模式,更多的是喜欢与时俱进,用生活中的一些题目来考验学生的能力。
如果说学生的思维模式比较固定,那么在解题目的时候也是不会拿到太高的分数,数学还是很考验逻辑思维能力的。
在高考的时候数学都是偏向于综合性的题目,有的数学题,不但含有数学难点,还有语文,物理,化学等难点,因此需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仅仅依靠着题海战术去学习已经是远远不够的了,在学习上面需要学会举一反三,数学是严谨的题目,在解题的时候要先去理解题干,之后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后的答案未必是最正确的,最全面的,但是和正确答案也是八九不离十的。
有的家长可能在看到小学生的错误答案,可能会很生气,但是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习惯的关键时候,家长是不要打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的。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发散,没有可控性,这是他们的优点,有的时候在回答题目的时候会出现“啼笑皆非”的答案,家长和老师不能操之过急,正确的引导学生去学会解题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也是从小学阶段过来的,自然是可以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心理,有的时候出现一些错误是好事情,可以让小学生长记性。
当他们在慢慢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懂得学习的意义,自然而然就会愿意努力学习,成绩就会提升,让学生学会慢慢的找到正确的答案,才是家长最正确的教育方式。
文末小结
按照老师正确的批改方式,学生的答案自然是不会得分,但是有的时候答案不是唯一的,当学生进入到社会后,是需要和生活联系起来的,只有让学生学会生活化的解题才可以让他们更加贴近生活,在未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
小学生的答案总是出乎意料的,家长和老师需要学会接受,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考验的其实也是家长和老师的辅导能力,有的问题看似很复杂,但其实答案就在表面上面,应试教育时代下,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应变能力也是很重要的,让他们学会解决和理解问题的关键,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话题讨论:你在上小学的时候有没有被数学题给难倒过?欢迎屏幕下方留言讨论。
话题文章分享就到这里,明天的内容更加精彩纷呈
欢迎大家积极转发、收藏 ,笔者在此表示感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