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1月29日消息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3年1月28日春节假期正式结束。
至此,春节黄金周也落下帷幕,北京、湖南、山东、重庆等多省市纷纷发布消费成绩单。据财联社统计,春节假日期间,湖南全省376家重点零售、餐饮企业春节假期累计实现销售25.1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8%,其中零售业同比增长13.9%,与疫情前的2019年春节相比,2023年春节消费整体已恢复到九成左右水平。
北京市商务局监测,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达2531.1万人次,恢复至去年同期的88.7%,其中,荟聚购物中心、首创奥莱、昌平新世纪商城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5.6%、40.2%、29.9%;重庆主要商圈和重点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56.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山东全省重点监测的500家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46.1亿元,较2022年春节同期基本持平;成都市30家重点商贸零售企业客流量1246.51万人次,同比增长5.66%,实现商品销售额11.74亿元,同比增长5.92%。
杭州市商务局监测统计,春节期间(1月20日—1月26日),全市消费总金额为149.97亿元,同比增长21.6%。纳入监测的重点商场、超市、汽车、石油、家电和餐饮企业(含餐饮平台)实现销售额17.78亿元,同比增长48.0%。
多方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居民消费热情释放,较2022年增长明显。主要表现在六方面:
1、出行方面春运人数远超2022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此前研判,2023年春运客流总量可能达到20.95亿人次,同比增长99.5%;从实际数据来看,节前15天全国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27.3%,也远超2021年,但较2019年还有一定差距。返乡及出行旅客增加,有效带动旅游、餐饮娱乐、零售等多行业的恢复。
2、旅游方面,多平台旅游产品订单大幅增长,携程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前4天,包括酒店、民宿、门票在内的旅游多业态已超2019年同期;根据海南交通运输厅,截至1月21日进出岛旅客累计144.4万人次,同比增长50%,较2019年增长13%。
3、零售方面,商务部大数据监测,2023年“年货节”前5天全国网络零售额达2080亿元,同比增长4.7%。
4、餐饮方面,北京商务局统计截至1月24日,春节假期前三日,重点监测的19家餐饮企业堂食同比增长110%,外卖增长85%。
5、娱乐方面,截至1月27日16时,2023年春节档(1月21日-1月27日)总票房破65亿,超越2022年的60.4亿元。
6、耐用品方面,虽然春节是耐用品销售传统淡季,但2023年众多在外人员返乡带来的家电更换需求仍带动家电销售明显回暖,1月24日苏宁易购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线下生活电器销售环比增长117%,智能3C产品销售环比增长57%。
春节消费复苏强劲 消费优先地位得以巩固
国泰君安(行情601211,诊股)发布研报称,春节消费复苏强劲,感染后消费力快速释放及实体消费场景恢复,消费呈现出多年未见火爆场景。这也符合市场一致预期,但部分领域较高的热度可能超出一些投资者预期。
值得一提的是,服务业在疫情优化后显著改善,实物消费精彩纷呈。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消费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2.2%,较2019年同期增12.4%,另美团数据显示服务业假期前6天日均消费同比2019年增长66%,压抑消费需求释放叠加春节旺季,消费出现快速复苏趋势。春节期间客流显著回升,预计2023年春节有望实现近翻倍增长达到21亿人次,其中国内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88.6%,社会活跃度显著提升。春节聚餐及观影人群大幅增加,均呈现较明显恢复趋势。旅游、酒店等出行产业假期火爆,热点景区房价大幅上升,一房难求。实物消费精彩纷呈,反应消费健康化、便捷化趋势,预制菜、礼盒、珠宝、健康产品、冰雪产品热销。
其次,白酒至暗时刻已过,春节动销良好。白酒与宏观经济及消费场景均具有较强关联性,将充分受益于政策拉动和经济复苏。受宏观经济影响,以及长期疫情对消费场景冲击,白酒艰难度过三年调整期,随着经济逐步回升以及消费场景恢复,白酒有望实现量价齐升。从酒企层面看对23年定调良性发展和高质量增长,行业保持理性姿态迈过调整期,为回升奠定基础;从动销层面看,春节动销显著加快,高端和地产酒表现优异,未来次高端复苏可期。
“促消费”成主旋律 各地发文出招
杭州:促消费动作要“频” 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
近日,杭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动员全市上下以奋斗的姿态打好经济翻身仗,奋力夺取全市经济发展开门红、首季红。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要求,抓复工复产要“快”,坚决把省政府相关的要求落到实处。出台政策举措要“准”,不断增强企业家获得感。推进项目力度要“大”,狠抓全年任务分解落地、项目新开工、协调考核。促消费动作要“频”,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招商引资要“抢”,以杭州“全球招商季”活动为载体开展精准招商。抢订单、拓市场要“勤”,努力抓订单、抓口岸、强政策。服务企业要“实”,坚持问题导向,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同时,要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和安全生产工作,为夺取开门红、打好翻身仗提供坚强保障。
广东省住建厅:今年将大力促进住房消费 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1月28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张勇表示,今年将大力促进住房消费。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为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生育多子女家庭住房消费提供便利。按规定落实个人购买住房契税及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网友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
更有网友发文指出,建议对50万以上存款征收高额利息税,促消费的最佳途径。
该网友认为高收入人群再怎么刺激他们也不消费,低收入人群没有钱去消费,所以带动消费的主要动力就落在了中收入人群身上。中收入人群有较可观的存款余额,所以对50万以上的存款收利息税,让高额存款变得没有收益空间,就能促消费。
该文章发出后在网络上遭到了广大网民的质疑,征收存款利息税是否能刺激消费?
多位专家表示:“不能。”
天使投资人、北京卫视(BRTV)财经评论员郭涛表示,利息税并不能刺激消费,刺激消费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或完善生活型服务业支持政策,对文旅、餐饮、消费电子等热点民生领域发放政府消费券,提升市场消费热情,促进消费市场整体回暖。
鲸平台专家张雅芝表示,消费作为国民经济三大马车之一,是经济上行的主要动力。但是面对三年疫情带来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将群体切分为高收入、中收入、低收入,再粗暴地将中产抽出来,施加财务压力就可以解决。刺激国民消费,源头在于国民实际收入的增加以及对未来收入的积极评估,更深沉是要增加创业机会、就业机会、择业机会,以及用政策帮扶企业发展,让社会上的钱、企业的钱、民众手上的钱积极主动流通起来,才是解决之道。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认为,刺激消费最重要的是培育完整的消费体系,提升消费产品的价值,提升供给质量,使消费者愿意购买。而不是简单地收利息税,那还不如降息预期。
国常会吹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冲锋号” 经济有望接力驱动消费复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月2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动消费加快恢复和保持外贸外资稳定,增强对经济的拉动力。会议指出,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贸外资保稳提质。
一是加力扩消费。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
二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继续推出实际举措,努力稳定外贸。推动国内线下展会恢复,支持企业出境参展。落实出口退税、信贷、信保等政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支持企业用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拓市场。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进一步发展。提高外贸竞争力。合理扩大进口。
三是积极吸引外资。推动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快落地。支持地方招商引资。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等平台作用。落实便利人员跨境往来措施。持续加强外资企业服务,推动重大项目加快落地。
国泰君安认为,宏观政策定调稳增长、扩内需,将内需和消费市场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提出要全面促进消费、加快消费提质升级,释放内需潜能。多层次政策从居民收入、消费信心、场景打造等全方位促进消费恢复。同时地产融资端放松,将带动产业链崛起,制造业及投资端持续发力,经济复苏可期。压抑消费需求释放后,经济有望接力驱动消费复苏。
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宏观方面,春节期间表现出经济修复斜率较高,海外通胀回落、衰退风险降低。政策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增长,扩大内需中消费优先,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有力”,财政更积极,地产持续发力。债市方面,整体依旧趋势不利,保持“存单、两年以内高等级信用债+短久期二级资本债、强区域主流城投+转债”组合。股市方面,春节“红包”行情有望延续,在疫情、美联储、两会窗口等因素共振之下大概率向好。美债当前位置赔率不高,做多波动率或是可行选项,美股仍面临盈利压力。美联储与欧央行表态的分化+美国基本面优势收敛的趋势,预计空美元+多欧元或日元胜率较高。
保银投资总裁张智威表示,2023年我们相对看好消费、科技、新能源、自主创新等细分赛道。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不得不依赖于内需的拉动,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消费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相信市场信心好转之后国内消费有望迎来一轮强劲反弹;科技、互联网和新能源也是我们长期看好的行业。这些行业有长期可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提供支撑,当前政府的政策也偏正面;在进口替代,产业链的全球转移的大背景下,相信会有一批企业会在长期竞争中胜出。
(综合自蓝鲸财经、财联社、券商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