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 要·
实体经济:节前返乡人数高于去年,不及疫情前。节后返乡人口规模性“返城”,昨日高峰已过。春节期间,消费整体弱复苏,但是结构亮点多,尤其是春节档电影、部分餐饮、旅游、演出等恢复特征不同于以往。房地产方面整体疲弱,城市分化延续。此外,春节期间生产、基建等投资停摆,考虑到返城提速,复工节奏或将加快。
流动性:节前一周货币利率上行,央行净投放资金,美元指数小幅回落,人民币汇率贬值。人民银行明确,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政策:国常会要求,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一是加力扩消费。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此外,推动国内线下展会恢复,支持企业出境参展。推动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快落地。
1
实体经济:关注消费结构亮点
1.1交运:返城高峰已过
春运客流节前不及疫情前,节后明显提速。今年春运前22天,旅客发送量约8.4亿人次,同比增加55.9%,但是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47.1%。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铁路、公路的客流在春节前走势平稳,与疫情之前差距较大,但是在春节后客流增加的斜率明显高于过去两年,接近、甚至部分超过了2019年的同期水平。
1月28日(春运第22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221.8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34.8%,比2019年同期下降4.2%,降幅较节前大幅收窄。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427万辆次。其中小客车流量3125.9万辆次,环比下降48.2%,比2019年同期增长20.3%,比2022年同期增长28.5%。
从背后的原因来看,春运之前疫情爆发,学生、农民工等群体或提前返乡,相当于把春运返乡总量平滑到更长时间维度消化,这可能是春节前春运客流量偏低的重要原因。但春节过后,疫情影响减小,返乡人口规模性“返城”,推动春运数据快速攀升,弥合和疫情之前的缺口。从返城方式来看,高速客流量明显超过疫情前,说明“返城”方式可能更多向私家车出行集中。
从省际交通看,节后人口流动加快。春节过后,百度迁徙指数明显跃升,涨幅强于过去几年同期。1月28日起,该指数从高位季节性回落。
从市内交通看,人口流动处于“正常”水平。春节前夕,百城拥堵指数先升后降。主因在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人口出行开始恢复。除夕临近,随着返乡规模扩大,拥堵指数开始季节性回落。春节过后,拥堵指数开始回升。尤其是在一线城市,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考虑到拥堵指数的变化并不是线性的,进一步从地铁客流考察市内交通情况。我们发现,在人口较为集中的上海,春节前夕以及假期期间的地铁客流量不及近年同期水平。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或在于:一方面,今年春节返乡较早,规模较大。另一方面,居民出行仍较为谨慎。而在疫情措施调整较快的石家庄,春节前后的地铁客流量接近于往年同期水平。
中长期来看,我们还需要观察疫情对劳动力供给端带来的持续影响。例如劳动力参与意愿的修复进度,以及居民是否会回到疫情前的城市工作,这些对中长期我国的经济和通胀会产生重要影响。
1.2消费:整体弱复苏,结构亮点多
消费行业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12.4%。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分别增长13.1%和8.1%。具体来看,生活必需品、家居升级类商品、旅游服务等消费增长较快,返乡过节带动务工大省消费增幅较高。
春节餐饮客流持平于疫情前同期。据中国烹饪协会数据,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21日—27日)受访餐饮企业营业收入与去年春节相比上涨24.7%,与2019年春节相比上涨1.9%;客流量与去年春节相比上涨26%,与2019年春节基本持平。
春节档票房收入“逆跌”。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春节档,票房实现收入约67.6亿元,虽然低于“留地过年”的2021年,但是已经强于疫情之前。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春节假期,随着春节档的影片上映时间延长,票房收入多是逐日回落。但是今年春节档票房出现“逆跌”现象,初三的票房收入高于初二,随后几天的降幅也相对较小。究其原因,或与排片口碑较高有关。但是需要关注的是,疫情之后观影价格明显上升,如果剔除价格影响,观影人次不及疫情前的春节同期水平。
春节演出票房恢复至2019同期近八成。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9400余场,与2022年同比增长40.92%,与2019年同比增长22.5%;票房收入3.78亿元,与2022年同比增长3.85%,观演人数323.80万人次,与2022年同比增长5.56%,票房和观演人数均恢复至2019年的八成左右。具体来看,剧场演出场次呈现了大幅上升的态势,演出总计6170场,与2022年同比增长57.44%,与2019年同比增长约53%;剧场类项目票房收入1.85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7%;观演人数113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5%。
旅游的恢复强于去年,但是收入仍不及疫情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春节假期,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80.7%。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6.4%、30.6%,分别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73.4%、79.9%。民宿服务提供个性化服务受到游客欢迎,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2%,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13.3%。
经文旅部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和73.1%。此外,国家移民管理局表示,预计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出入境人数日均将达到6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倍,但是仅是2019年同期的32.7%。整体来看,春节旅游的表现明显强于去年同期,但是与疫情前相比仍有差距。不过,随着人口流动半径逐步扩大,旅游的恢复或将加快。
结构上还需要关注消费恢复的结构分化情况。尤其是疫情期间积累了一部分超额储蓄的群体,可能会在疫情影响减弱后,释放一些被压制的消费需求,尤其是中高端的服务消费。但对于疫情期间消耗储蓄的群体,疫情影响过后,消费的改善预计是缓慢的。
1.3房地产:整体偏弱,城市分化
房地产表现仍然偏弱,但是城市间持续分化。从春节前夕和假期看,30城房地产市场成交面积季节性回落,仍处于近年同期低位。具体看来,城市间持续分化:对于需求支撑较强的一线城市,商品房成交已经处于近年同期均值水平。相比之下,三线城市的地产需求仍未出现改善迹象。地产政策的效果释放仍待进一步观察。建材方面,春节前夕建筑用钢成交量、水泥出货率均季节性回落,仍处于近年同期低位。主因或在于春节临近,工程项目陆续停工放假,工人陆续返乡。
1.4生产:节后复工或加快
去年四季度,在疫情的扰动下,企业员工到岗率明显不足,生产的修复相对偏慢。今年春运客流规模明显高于去年同期,叠加部分劳动力提前返乡,使得春节前夕的生产表现疲弱。今年节前一周,高炉开工率、样本钢厂钢材产量相比近年同期偏低。考虑到节后返程客流增加斜率高于过去同期,我们预计节后复工或将加快,但关键还是看经济总需求修复的高度。
1.5价格:猪肉续降,菜价高位
主要食品价格分化。节前一周,猪肉环比下降4.3%,鸡蛋、水果、蔬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3%、2.2%、10.2%。近日国家发改委表示,受猪肉消费较往年偏弱、生猪供应阶段性增加等因素影响,近期国内生猪价格有所回落。但当前国内生猪产能总体处于合理区间,预计2023年价格波动幅度会比2022年小一些。我们认为,接下来居民消费和相关食品价格情况,还要看居民就业和收入的恢复。
主要工业品价格分化,国际油价回升。节前一周,钢价小幅回升,水泥价格均值小幅回落。水泥价格持续走低的主因在于,水泥市场需求进入淡季,部分企业急于春节前清库。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均值小幅回升。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短期消费、地产需求偏弱,通胀压力有限。但是后续人口流动如果“正常化”,我国服务业“再通胀”或启动。
1.6库存:水泥高位
春节前后,钢铁社会库存、钢厂库存季节性回升,处于近年同期较低位置。节前一周水泥库容比小幅回升,明显高于近年同期水平。受淡季因素影响,水泥市场需求持续减弱,叠加疫情影响,车辆运输以及下游施工人员均有减少,库存高位承压。此外,上周煤炭库存小幅回升,符合季节性趋势。
2
流动性:人民币贬值
节前一周(1月16日-1月20日)货币利率上行。节前一周R001和DR001均值分别为1.87%、1.73%,较前一周分别上升51BP、55BP。R007、DR007均值分别为2.30%、2.22%,较前一周分别上升13BP、33BP。节前一周央行净投放资金19660亿元。节前一周央行逆回购投放资金21550亿元,到期回笼资金1890亿元。1月28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22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与此前持平。由于当日有698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回笼4760亿元。
1月29日,人民银行明确,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三是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6月末,将中小微物流仓储企业等纳入支持范围。下一阶段,结构性货币政策坚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1月13日,银保监会表示,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好对投资的融资保障,支持社会领域加快补短板。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节前一周美元指数回落,人民币汇率贬值。截至2023年1月27日,美元指数为101.92,较前一周末有所下降。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汇率为6.76,人民币与前一周末相比小幅贬值。我们认为,美联储接下来的加息或改为小步伐,但考虑到通胀压力以及美联储的利率预期,加息在今年或更持久,利率维持在高位的时间或更久。后续仍需关注美国通胀走势,不排除市场再度出现阶段性反复的可能性。
3
政策:推动经济稳步回升
推动经济稳步回升。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一是加力扩消费。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保交楼工作。二是努力稳定外贸。推动国内线下展会恢复,支持企业出境参展。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进一步发展。三是积极吸引外资。推动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快落地。支持地方招商引资。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等平台作用。
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1月1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能源电子产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形成与国内外新能源需求相适应的产业规模。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5G/6G、先进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广泛应用,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能源电子企业。能源电子产业成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力量。
推进机器人(行情300024,诊股)产业发展。1月19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以稳外贸确保经济平稳运行。近日 ,海关总署表示,稳外贸是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之一。2023年全国海关将在保市场主体、保市场份额、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三方面继续发力,全力以赴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保市场主体是稳外贸的重要抓手。海关部门将统筹推进已出台帮扶企业措施的落地落实,认真执行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在促外贸稳增长保市场份额方面,海关部门将充分发挥关税措施等作用,保持我国传统市场、传统产业出口竞争优势。针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全国海关将大力“稳链”,持续创新优化对大宗商品、高新技术产品监管查验机制。
做好生猪稳产保供稳价工作。1月18日,农业农村部表示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强预测预警。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顺时顺势出栏肥猪,避免过多压栏造成损失。第二,加强产能调控。强化以能繁母猪为主的产能调控,稳定环保、贷款、保险等长效性支持政策。第三,加强疫病防控。要指导各地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统筹做好猪流行性腹泻等病防治。第四,加强市场调节。在春节前、春节间、春节后猪价低迷时期,要会同有关部门适时启动政府猪肉储备,与产能调控衔接联动,着力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和稳价工作。
稳步推进乡村建设。1月21日,国家乡村振兴局表示,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局将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主要从三方面发力稳步推进乡村建设。一是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村庄规划是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三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在巩固成效基础上,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持续推进五年行动方案落实。
深化中印尼经贸合作。1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的批复》。同意在福建省福州市设立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要深化中印尼经贸合作,推动产业高效协同发展。要发挥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互补优势,探索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分工合作模式,打造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交流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