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专家建议”被顶上热搜的一天,舆论场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日前,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在某论坛上接受采访时,谈到一些年轻人抱怨收入太低不敢消费。邓海清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花了就觉得是父母给的太少,或者觉得企业、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其实很少有年轻人去反思,可能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不够,那么所以才有那么低的工资。
随后,#专家称年轻人工资低可能是能力不够#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首。今日一早,#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在中国月收入1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很体面但工资不高的工作# 等衍生话题随即发酵,引发热议。
近年来,网友见过了太多#专家建议#和#专家不建议#,甚至专家倡议和反对可能还是同一桩事同一个观点。“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戏谑声音之中,“专家”逐渐演变为一个被污名化的标签。
蓝鲸财经借第三方数据平台梳理了近三年上过热搜的专家建议,试图探究这种负面情绪由何而来。专家们说了什么?话题聚焦在哪些领域?作为专家的经济学家被吐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专家操的心,从“40年的房贷”到“你不渴也要喝水”
很难追溯具体从什么时候起,专家的公众形象开始转变。在一些调侃和负面评价里,他们成为“管得很宽、看起来很闲、似乎说点什么都会上热搜”的人。那么就我们围观过的#专家建议# 来看,他们主要关注哪些领域和话题呢?
我们以“专家/专家建议”为关键词检索云合数据记录的微博热搜(2020年2月-2023年2月),梳理三年来“专家建议”中聚焦最多的几个领域,并例举了一些声势颇高的词条。
“房子”无疑是专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这其中涉及房贷、预售制、首付比例、租房买房之争和行业补贴等。
其中,#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 的词条引发了7.6万次讨论和8.6亿次阅读。此时距离“六个钱包”概念提出已过去四年。2018年4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在CCTV2《大讲堂》电视节目中谈到,丈夫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加上你妻子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一共是六个钱包,如果这六个钱包能帮你凑够首付的话,那么最好还是买房子。
消费、婚恋、生育是专家建议最集中的几个领域,关乎经济民生。“消费券”、“直接发钱”、“放开三胎”、“尽快放开三胎”,这其中任何一个话题都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除此之外,吃喝、健康也是专家们尤为关心的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专家似乎尤其关注“喝水”问题,而“10到11点睡觉”这个几乎等同常识的建议却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群嘲。热门微博的评论区里,写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都不让加班”、“不要随便对别人说晚安,可能别人还要加班”。
诸多专家在教育、就业、传媒提出的建议,同样曾在过去几年引发过不小的讨论。
而从建议针对的人群来看,专家们关心最多的是女性、未成年和年轻人。建议提出的方向则囊括了健康检查、HPV疫苗、养老就业、婚恋等多个领域。在今天引起轩然大波的热搜就是专家针对年轻人的劝告,从字面上看的确“说教意味”强了些,年轻人大概率是不爱听的。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疫情的专家建议也是热搜常客。这其中有一些前瞻性的提醒,比如“专家建议对部分重点人群开战加强免疫”、“专家呼吁民众不用恐慌性囤货”,也有普通人愈后可能需要的贴士如“专家建议新冠痊愈后3个月再考虑生育”等。
经济学家被建议不要建议,问题到底出在哪?
去年年末,网络上曾流行过一张网友整理的“2022年专家名言”,其中每一条都能让人回忆起当时舆论场上的“口诛笔伐”。从中不难看出,引发争议的话题大多集中在买房、就业、婚恋、生育等经济民生领域。那些“被建议不要再建议”的专家,大多也是经济学家。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金句本身是有问题的。在老百姓(行情603883,诊股)的认知中,“农民不去县城买房是因为没钱;不开车去种地是因为买不起车;不把闲置房子租出去是因为没有闲房。”而专家从专业角度展开的分析是脱离普通人社会语境的,很难不被指责为“何不食肉糜”。
新京报节目《罗东时间》也曾提及,经济学在当今世界其实面临一场危机。经济学家多次对金融危机判断的失败,也加深了这种危机。对于学科本身来说,高度学科专业化的研究往往限于内部学者与学者之间的交流,并没有走向现实生活。
专家建议屡屡收获负面评价的另一重要因素,在于专家内涵的泛化和伪专家的泛滥。工人日报评论指出,有些专家可能并不是站在专业角度、实事求是地给出判断,而是受到资本的裹挟、权力的干预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
与此同时,“专家网红化”也在影响公众对于专家形象的认知。理论上讲,专家学者的“破圈”,是有助于打破传统学习模式,引领求知风潮的。但关于“专家网红化”,现实中却有诸多隐患。
以去年引发热议的“华为军师陈春花”为例,她的另一重身份是北大教授、网红管理学学者。遭遇“华为割席”后不久,其因“学历造假”等争议从北大离职。此前陈春花曾多次在演讲中强调自己是一名老师,但她与企业大佬的交际、供职于企业的经历似乎要更广为流传一些。
砺石商业评论主笔华生指出,陈春花在遇到瑞幸、乐视、摩拜与ofo等标新立异的企业时,完全没有展现出一位专家应有的专业判断力。他认为,陈春花的表现正是中国当前商业学术界的一个缩影,虽然平时笔耕不辍,满口高深理论,但其实缺乏对商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恒定的商业价值观。
此外,在“专家”被污名化的过程中,媒体的推波助澜也不能被忽视。学者杨启飞指出,部分无良媒体为赢得流量而对专家建议断章取义,不仅导致公众对特定专家个人的误解和吐槽,也促使公众对整个专家群体的信任度下降。
例如2019年时,有媒体称中国社科院专家倪鹏飞认为“房价过低不利于产业转型,同时也不利于年轻人奋斗”。但原论文里,倪鹏飞强调的是房价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关系”,也即房价过高、过低都不好。
有意思的是,今天还有专家分析了#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听专家建议#,这样看起来,可能专家们心里其实是有数的。
那么知识权威被消解的当下,专家们要怎样才能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呢?诚如红星新闻评论指出,发表公共意见的专家,和普通老百姓是没有直接利益联结的,也不需要为决策后果负责。所以那些公共话语一旦降格成人生建议,天然就容易丧失合理性,会被视作“站着说话不腰疼”。
因此,培养一种“公共意识”才是结局的关键。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每一个问题,提出建议的人都要当做“我真有一头牛”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