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2月14日举办的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大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会上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下简称《报告》)。
报告表明,受新冠疫情影响,多项市场指标明显下滑,该年度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658.84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10.33%。与此同时,2022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6.64亿,同比下降0.33%,出现八年来首次下降。
继2021年规模增长明显放缓之后,又出现过去八年来的首次下降,表明游戏产业发展已进入存量市场时代。
2022年,自主研发游戏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23.77亿元,同比下降13.07%。自研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73.46亿美元,同比下降3.70%,连续四年超百亿美元,且明显低于同期国内市场降幅。
2022年海外市场收入前100的自研移动游戏中,策略类占比38.76%,角色扮演类占比12.76%,射击类占比12.35%。从近三年海外市场看,上述仍是主力类型。
报告中提到,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
宏观经济仍处于恢复阶段,用户付费意愿和付费能力减弱;
行业对市场发展预期不够乐观,信心不足,头部企业立项谨慎、中小企业难获投资,游戏新品上线数量少;
受国内疫情影响,游戏企业面临诸多挑战,发展受限,如经营成本大幅提高、项目储备不足、现金流出现缺口、团队工作效率大幅降低等。
与此同时,报告认为,当前中国游戏产业处于承压蓄力阶段;行业健康规范水平持续提升,防沉迷工作成效显现;游戏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游戏技术创新发展,其外溢效应利好数实融合;游戏产品注重中华文化内涵,凸显创新活力;“游戏+”模式多向辐射,跨域跨界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在自研游戏海外市场,策略类、角色扮演类、射击类为主力类型。美、日、韩依然是中国游戏企业主要目标市场,收入占比分别为32.31%、17.12%和6.97%。其他地区占比也在逐年提升,表明中国出海企业对新兴市场的拓展力度仍在持续加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73.46亿美元,连续四年超百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3.70%,但降幅明显低于同期国内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的下降,是受到了疫情之下全球主要游戏市场普遍低迷,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以及,海外竞争明显加剧等因素影响。
移动游戏在中国游戏市场收入中仍是主力。不过,2022年国内市场中,移动游戏实际销售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72.61%,出现近五年以来首次下滑;客户端游戏占比23.08%,略高于上一年。2022年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930.58亿元,同比下降14.40%,移动游戏用户规模6.54亿,同比下降0.23%,用户增长已趋向停滞。
在收入排名前100的移动游戏产品中,原创IP游戏收入最高,特别是玄幻/魔幻题材,产品数量和流水收入中占比均保持第一。
角色扮演类仍为头部移动游戏产品中数量最多、市场份额最大的类型。2022年在收入排名前100的移动游戏产品中,角色扮演、卡牌和策略类分别占比24%、12%和11%。角色扮演类在总收入中占比最高,为18.17%。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次之,占比15.31%;射击类位居第三,占比14.94%。
2022年中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13.73亿元,同比增长4.38%;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52.80亿元,同比下降12.44%。近三年客户端游戏市场份额逐年增长,在行业整体不景气背景下展现出较好发展态势;网页游戏则已连续七年下滑,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
在监管重点关注的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游戏产业积极承担未成年人保护责任,防沉迷工作取得实效。在游戏主管部门、游戏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批准运营的游戏已实现100%接入防沉迷实名认证系统,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额度等大幅减少。
当下形势虽然严峻复杂,报告认为,我国游戏产业精品化、高质量健康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
第一,随着疫情防控局势的转变,游戏产业从行业资源到用户消费意愿与能力,都有望迎来触底后的反弹。
第二,游戏产品的研发与运营过程是长期的,我国部分游戏企业经历了前些年飞速发展的积累后,在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有所储备,已具备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三,游戏已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的一部分,随着全社会游戏素养的提升、游戏玩家的成长、新兴科技的持续助力、文化传播的不断深入,游戏行业的未来将充满希望。
报告指出,游戏行业将更加重视游戏产品的文化属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容创作核心,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
张毅君表示,展望新的一年,由于游戏行业长管长严已是常态,挑战与机遇并存特征更加突出,需要各方认清形势,认真布局各自中长期发展路径。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李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