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居财经严明会
134亿元巨款不翼而飞,放在哪个企业身上都是相当炸裂的消息,何况是发生在知名企业恒大的身上。
去年3月,恒大物业公告称,在审核财报过程中发现134亿元存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已被银行强制执行。在经过近一年的调查,事情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2月15日晚间,中国恒大(3333.HK)及恒大物业(6666.HK)先后发布公告,宣布恒大物业134亿元的存款质押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一事的主要调查结果。
与初步调查结果一致,这一笔134亿元的巨款,最终是流向了恒大。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8月2日期间,恒大物业的六家附属公司通过8家银行,为36家第三方提供融资抵押,相关的资金透过部分被担保方及多家通道公司(扣除费用后)划转至恒大集团。
2021年9月至12月期间,因质押担保期限届满,触发质权实现条件,恒大物业存单质押的总计134亿元被银行强制执行。
独立调查委员会指出,该质押事件反映出恒大集团存在潜在的内控问题,一共6条。而其中至少有4条,把问题指向交易的批准者、恒大的高级管理人员。
其中第4条提到,恒大一些雇员表示,即使交易事项违反了正常程序,他们并没有角色去质疑集团高级管理人员所了解和推动的事项。
调查进展至此,高级管理人员成了需要为这起“奇案”承担起责任的人。在去年7月份的调查结果中,恒大披露,公司执行董事夏海钧、潘大荣及恒大地产时任的执行总裁柯鹏参与了该质押的相关安排。三人已经被要求辞职,而经调查后,独立调查委员会不建议恢复3人职位。
但对于如何偿还这笔质押款,恒大方面依然没能提出具体方案。恒大表示,正与恒大物业商讨偿还该质押所涉及款项的方案,方案主要透过集团转让资产予恒大物业抵销相关款项。
134亿“奇案”始末
独立委员会的调查,把恒大物业巨款消失案的起因展示了出来。
2020年12月中至下旬,基于资金需求,恒大集团提出开展一个专项融资业务,具体方案为利用附属公司对外做质押,为第三方向银行申请融资提供担保,第三方融资所获取资金通过借款及投资形式投入到恒大集团。
但这项融资计划,最终却变成了恒大变相提走了恒大物业的定期存款。
具体而言,恒大物业通过存单担保,让第三方向银行获取资金,再通过通道公司将资金转向恒大集团。涉及的恒大物业的六家附属公司分别为金碧物业、金碧恒盈、金碧华府、恒大恒康、金碧世家和金碧恒康,三组存单质押担保分别为20亿元、27亿元和87亿元。
而作为被担保方的第三方公司多达36家,通道公司有46家,但这些公司到底是谁,仍不知晓。
3笔存单质押担保中,其中两笔,恒大物业进行了两轮担保。第一笔为20亿元存单质押担保,2020年12月28日由金碧物业以定期存款质押担保获取资金后,将资金转给恒大。
2021年3月,存单质押解除,而金碧物业再以20亿元定期存单为第三方融资向银行提供存单质押担保,资金后转到恒大。
同样的,87亿元的存单质押担保也是第一轮偿还借款解除质押后,紧接着再次通过存单质押为第三方融资,随后资金转向恒大。
恒大物业三笔定期存款,伴随着第三方公司的违约,而被银行划走。恒大物业在公告指出,三笔存单质押担保的方案,均是由恒大集团相关人员审批、办理。
而存单质押担保所涉及的银行账户开立及资金存入由恒大物业某些管理人员审批,主要是时任执行董事兼分管财务副总经理安丽红、时任执行董事兼总经理胡亮、时任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赵长龙,以及时任中国恒大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潘大荣参与审批通过。
脱身与弃子
即使把恒大物业的存款掏空,也未能让恒大逃离债务违约的命运。现在的恒大,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实际上,早在2021年,恒大就已经计划将恒大物业控股权出售,当年8月,恒大曾正式宣布,公司正在接触几家潜在独立第三方投资者探讨有关出售旗下部分资产,包括但不限于恒大汽车(00708.HK)与恒大物业的部分权益。
期间,恒大接触过多家有收购意向的房企,包括万科、碧桂园等,而最终锁定的是买方,是合生创展。
2021年10月,恒大拟向合生创展出售恒大物业54.16亿股份,占恒大物业已发行股本的50.1%,交易对价为200.4亿港元。但这笔交易最终未能完成。
而根据本次134亿款项消失的调查结果来看,恒大在2020年就在打恒大物业存款的主意,恒大物业存单被银行强制执行,则是在恒大物业被计划出售期间。
存单质押担保事件东窗事发后,恒大的高管也难逃厄运。如引咎辞职的夏海钧,是跟随了许家印15年的老臣,主导过恒大的几个关键性的战略决策,是许家印最信任的人。他也曾以2.7亿元年薪,被称为“打工皇帝”。
潘大荣亦是早在33岁便加入了恒大,被辞之前任CFO一职。据接近恒大的人员表示,潘大荣并不主管恒大的融资工作,也根本无权利决定三笔质押存单贷款是否执行。
最终恒大表示,要通过转让资产补偿恒大物业的损失。而自恒大暴雷以来,旗下资产已多次出出售或被回收,对于早已计划出售的物业平台,恒大会怎样补偿,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