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论坛 财经 华创宏观: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

华创宏观: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

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主要观点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我们根据近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炼出今年的一号文件值得关注的10个新提法。

1、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意味着我国的粮食产能要达到1.4万亿斤以上。我国上一次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可以追溯到2009年。

2、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去年 9月,农业农村部就曾召开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部署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在全行业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加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加快推进替代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增加优质饲草供给”。

3、大食物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上一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大食物观”还是在2016年。

4、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就提出要“支持区域化的集中连片设施蔬菜种植新建和改造提升,利用戈壁、沙漠、盐碱地、废弃地等未利用地新建区域化设施农业……重点支持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1亿元的重大项目”。

5、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去年则为“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表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从今年开始将迈出新步伐。

6、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

7、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

8、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农高区托管联办县域产业园区。

9、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

10、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

2月上半月其他值得关注的政策:

(一)汽车消费。1)2月2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今年新形势,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把政策的成效发挥到最大。”2)2月3日,工信部等八部门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二)金融:1)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2月2日,证监会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增强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政策对科创企业的适应性和包容度。大力推进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3)2月15日,央行金融市场工作会议:拓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范围,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

(三)可再生能源行业:2月13日,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 、“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同”、“推动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研究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

(四)医疗:1)2月3日,国资委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2)2月9日,国家卫健委等发布通知,“在每个省份选择2-3个设区的市(直辖市的区),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科学合理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不及预期。

报告目录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报告正文

一、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文件就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作出九方面部署,涉及粮食稳产保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和装备、乡村产业等。

我们对近7年(2017-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做了梳理,提炼出今年的一号文件值得关注的10个新提法,涉及六大方面。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一)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稳产保供

1、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2月14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表示,“通常我们是一千亿斤一个台阶,就意味着到1.4万亿斤以上”。

近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作出“1.3万亿斤”的粮食产量要求,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则是产能要求,是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中的新提法。我国上一次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中央出台《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规划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1万亿斤以上,比当时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2、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深入实施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其实早在2021年11月,中央出台的《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就已经提出要“加强饲料粮减量替代。推广猪鸡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充分挖掘利用杂粮、杂粕、粮食加工副产物等替代资源”。2022年 9月,农业农村部召开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工作推进视频会,部署全面推进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在全行业深入实施豆粕减量替代行动,加力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加快推进替代资源开发利用,着力增加优质饲草供给”。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1年全国养殖业消耗的饲料中豆粕占比降到15.3%,比2017年下降2.5个百分点,节约豆粕1100万吨,折合大豆1400万吨,相当于1亿亩以上耕地产出。

3、大食物观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上一次中央一号文件提及“大食物观”还是在2016年,距今已有7年。

从近几年中央的相关表述来看,“大食物观”侧重供给端。土地资源方面,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 [1] 。生物资源方面,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4、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

2023年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到,“在保护生态和不增加用水总量前提下,探索科学利用戈壁、沙漠等发展设施农业”。在戈壁、沙漠等地区发展设施农业,正是贯彻“大食物观”的体现,即向非耕地农业、设施农业要食物。2022年9月,农业农村部就发布《关于做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谋划储备的通知》,其中在现代设施农业领域,提出“支持区域化的集中连片设施蔬菜种植新建和改造提升,利用戈壁、沙漠、盐碱地、废弃地等未利用地新建区域化设施农业……重点支持单个项目投资规模不低于1亿元的重大项目”。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制定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实施方案”,去年则是“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表明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从今年开始将迈出新步伐。

在2月14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表示,当前我国“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要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而据此前人民日报信息,“到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19.18亿亩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三)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单独成章加以强调,并排序第三,充分体现了中央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决心。具体部署上,有两个新的提法值得关注:

6、支持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

7、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先进农机研发推广部分,首次提及支持北斗系统集成应用。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8、支持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农高区托管联办县域产业园区

在2月14日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表示,“培育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以各类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完善县乡村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县域产业承载和配套服务功能,增强重点镇集聚功能,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地下沉,向园区集中,打造城乡联动的产业集群”。

(五)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9、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

在“促进农业经营增收”部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支持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合作社根据发展需要办企业”,即通过规模经营带动农户增收。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六)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10、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健全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包括政府投入、金融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其中在金融投入领域,除了延续再贷款再贴现、差异化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提法,今年文件强调“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据央行数据,2022年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4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二、2月上半月政策跟踪

(一)各类会议

2月上半月(1月31日-2月15日)召开的各类会议参见如下表格。我们简要摘录相关内容如下: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1、1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

习近平强调,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着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完善扩大投资机制,拓展有效投资空间,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顺应产业发展大势,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

2、2月10日,习近平会见柬埔寨首相洪森

习近平指出,双方可以从政治、产能、农业、能源、安全、人文六大领域入手,着力打造中柬“钻石六边”合作架构。政治上,深化战略沟通,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深化各渠道交往。产能上,重点建设“工业发展走廊”。中方将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赴柬投资兴业,助力西哈努克省多功能经济示范区建设,支持柬方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农业上,着力建设“鱼米走廊”,开展临湖农业合作。能源上,着力保障绿色发展,加大对柬水电、光伏发电项目投入。安全上,常态化开展联合严打跨境犯罪专项行动,中方将继续向柬方提供扫雷援助。人文上,中方将优先恢复增加中柬直航航班,鼓励旅游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支持柬方发展教育、卫生等事业。

(二)新闻发布会/公开演讲/重要文章

2 月上半月(1月31日-2月15日)重要发布会及重要文章见如下表格。我们进一步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1、2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介绍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

Q1:下一步,商务部在2023年自贸试验区建设方面有哪些工作考虑?

A:一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加大压力测试力度,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为深化国内相关领域的改革积累经验、探索路径。二是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

Q2:商务部今年在促消费工作方面有何打算和考虑?另外,汽车是消费的顶梁柱之一,近期多地也发文扩大汽车消费。请问,今年商务部在促进汽车消费方面有何具体措施?

A:我们现在是立足一季度、着眼全年,加强工作统筹谋划,主要工作着力点为三个方面:一是继续强化政策引领……根据今年新形势,聚焦汽车、家居等重点领域,推动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把政策的成效发挥到最大。二是谋划重点活动,激发市场活力。我们把今年确立为“2023消费提振年”,以此为主线,统筹开展全国性消费促进活动……三是继续优化平台载体,持续发力……

汽车消费方面:一是稳定新车消费。国家出台文件提出,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比如有些地方还有限购措施。此外,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汽车促消费活动,把新车消费增量给稳住。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我们要引导各地在牌照、充电、通行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三是继续扩大二手车流通。我们准备加快建设完善全国性的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修订《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让车辆信息更加透明……通过二手车盘活3.19亿辆汽车存量市场,促进汽车梯次消费。四是畅通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循环消费。

Q3:2023年吸引外资在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方面还有哪些具体举措?

A:在扩增量方面,我们将推动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依托重大经贸展会和各类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各地“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动更多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在稳存量方面,我们将继续发挥外贸外资协调机制重点外资项目工作专班作用,加强与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常态化交流……在提质量方面,……积极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持续加大高技术产业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引资质量和水平。

Q4:今年商务部在促进贸易方面有什么样的工作要做?以及对外贸企业还会有哪些帮扶或者指导?

A:第一,恢复实体展……要办好大家比较熟悉的进博会、广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等一系列重点展会。第二,用好新业态。促进这几年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进一步发……第三,发掘新需求。发挥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的作用,协助各地方组织企业到境外去开展贸易合作……第四,支持企业“走出去”。为外贸企业跨境商务往来提供更多便利……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扩大境外办展规模。

2、2月2日,中国证监会召开2023年系统工作会议

会议强调,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集全系统之力推动这项关乎资本市场全局的重大改革平稳落地……二是更加精准服务稳增长大局。增强股债融资、并购重组政策对科创企业的适应性和包容度。大力推进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在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出更多务实举措。三是统筹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端改革。深入实施新一轮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推动权益类基金高质量发展,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四是坚守监管主责主业……五是巩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持久战成效。加强综合研判和前瞻应对,稳妥有序化解私募基金、地方交易场所、债券违约等重点领域风险,协同打击金融乱象,净化市场生态。

3、2月4日,易纲行长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一如既往支持北京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级绿色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全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具有很大潜力。我们将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创新更多碳金融产品,更好服务碳市场参与主体,推动降低绿色溢价,在引领带动绿色转型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4、2月9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3年2月9日)

Q1: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举行视频会议。请问这对当下的中澳经贸关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另外有消息称,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将在未来不久访华,请问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表?双方将就哪些议题和领域展开探讨?

A:2月6日,王文涛部长与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举行视频会议,双方就落实两国领导人印尼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妥善处理彼此重点经贸关切,规划发展中澳经贸下阶段关系等,进行了专业、务实、坦诚的交流。会谈中,双方讨论了各自关心的贸易、投资议题,并就进一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交换了意见。双方一致同意要用好双边经贸交流机制,作为处理共同关心问题的重要平台。两国部长指示工作团队,就会谈确定的事项进行后续讨论,就有关经贸交流机制安排进行具体沟通。

此次会谈是双方共同推动中澳经贸关系重回正轨的重要一步。会谈期间,王文涛部长邀请法瑞尔部长在合适的时间访华。法瑞尔部长接受了邀请。双方将就法瑞尔部长访华的具体安排保持沟通。

5、2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并介绍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等情况

1)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

一、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带动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2022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5亿千瓦,连续三年突破1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52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2%,已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的主体……截至2022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2亿千瓦,达到12.1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47.3%,较2021年提高2.5个百分点……

二、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加20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1.6%,较2021年提高1.7个百分点……

三、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第一批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部分已建成投产,第二批基地部分项目陆续开工,第三批基地已形成项目清单。二是水电建设积极推进……三是抽水蓄能建设明显加快。2022年,全国新核准抽水蓄能项目48个,装机6890万千瓦,已超过“十三五”时期全部核准规模,全年新投产880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四、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分布式发展成为风电光伏发展主要方式,2022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5111万千瓦,占当年光伏新增装机58%以上。

五、我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球新能源产业重心进一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70%。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全球减排作出积极贡献,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为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5.73亿吨,合计减排28.3亿吨,约占全球同期可再生能源折算碳减排量的41%。

2)2022年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有关工作进展:

2022年,全年核发绿证2060万个,对应电量206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135%;交易数量达到969万个,对应电量96.9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15.8倍。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约5954万个,累计交易数量1031万个,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是完善《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扩大绿证核发和交易范围,拓展绿证交易平台,推动绿证核发全覆盖,做好与碳市场的衔接。二是制订交易规则,进一步明确绿证核发机构、交易平台、交易主体等绿证市场主要成员的权利义务,系统设计绿证账户管理体系,规定绿证核发、交易的具体操作方式。三是同步完善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引导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消纳利用……目前,相关政策制度正在加紧完善,并将适时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3)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情况: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增长提速。根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上报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分省域来看。截至2022年底,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山东155万千瓦、宁夏90万千瓦、广东71万千瓦、湖南63万千瓦、内蒙古59万千瓦。2022年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89万千瓦,山东89万千瓦,湖北53万千瓦,湖南50万千瓦,内蒙古33万千瓦。

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新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4.5%、压缩空气储能2.0%、液流电池储能1.6%、铅酸(炭)电池储能1.7%、其他技术路线0.2%……

Q1:2023年,国家能源局如何在确保能源安全供应的前提下,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质量跃升发展?

A:一是围绕落实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预期,组织可再生能源试点示范,进一步推动风电光伏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适时开展“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二是围绕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订;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建立基于绿证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三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围绕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加快在工业、交通和住建等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四是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并网投产,第二批、第三批基地项目陆续开工,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稳妥有序推进。同时,要推动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抽水蓄能布局优化,推动抽水蓄能又好又快发展。五是围绕县域能源生产、消费、技术、体制革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指导地方全面启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

Q2:请介绍一下国家能源局在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A: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一是充电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2022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年增长数量达到260万台左右,累计数量达到520万台左右,同比增长近100%……二是充换电运营市场取得较快发展。目前各类充电桩运营企业已超过3000余家,其中公共桩保有量超过1万台的企业有17家,头部企业聚集效应明显。电动汽车充电量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全年充电量超过4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达到85%以上。……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充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同,持续优化充电网络规划布局……

Q3:去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请问国家能源局下一步计划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A:国家能源局今年1月印发了《2023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这里面明确了7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而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要“强化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这里面包括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二是进一步发挥电力市场机制作用,三是深化电力市场秩序监管。

这里我想重点介绍有关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考虑。一是要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的决策部署,研究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二是要强化电力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的统一,规范电力市场方案规则制定的程序。三是要加强区域电力市场设置方案研究。明确区域电力市场组织架构,研究建立区域电力市场建设方案工作规范指引及跟踪推进机制。四是要深化完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机制,加快推进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6、2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就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举行发布会

Q1:请问今年农业农村领域在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有哪些政策亮点?

A:第一,健全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主要包括三块。第一块是政府投入。强调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压实地方政府投入责任,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第二块是金融投入。主要是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差别化存款准备金、差异化金融监管和考核评估等政策,推动金融机构增加乡村振兴相关领域的贷款投放,重点保障粮食安全信贷资金需求。还有一块就是社会资本投入。这方面要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第二,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第三,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

7、2月15日,人民银行召开2023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要提高金融服务扩大国内需求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能力,支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做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稳经济大盘政策工具存续期管理,支持项目落地建成。完善支持普惠小微、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政策工具机制,精准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健全融资配套机制,推动普惠小微贷款稳定增长。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拓展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范围,推动金融机构增加民营企业信贷投放。加强农业强国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动态监测分析房地产市场边际变化,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16条政策措施……

会议要求,要系统性研究推进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法制和基础性制度……推进大型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全面完成整改,加强常态化监管,支持平台企业健康规范发展。推动出台公司债券管理条例、修订票据法。

8、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政府投资要在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调结构上加大力度,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要支持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要加大科技和产业投资,超前开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政策性金融要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要稳住对发达国家出口,扩大对新兴经济体出口……

(二)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向耕地和科技要产能,向国土资源要食物。要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统筹布局电力源网荷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支持企业“组团出海”,加快进口多元化。要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二是加快实现产业体系升级发展……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三)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一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二是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四)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一是扩大市场准入。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发挥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开发区和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先行先试作用,已宣布的外资准入政策要抓紧落地见效。二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行情601099,诊股)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三是有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工作……

(五)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一是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就业、财税收入、居民财富、金融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要正确处理防范系统性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关系,做好风险应对各项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入研判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和城镇化格局等重大趋势性、结构性变化,抓紧研究中长期治本之策,消除多年来“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发展模式弊端,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要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综合治理,推动分类转型……

(三)法律法规及各类规范性文件

2 月上半月(1月31日-2月15日)主要的法律法规相关文件见如下表格。我们进一步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1、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主要制度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主要标志是:制度安排基本定型,覆盖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覆盖各类公开发行股票行为。在改革思路上,把握好“一个统一”、“三个统筹”。“一个统一”,即统一注册制安排并在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各市场板块全面实行。“三个统筹”:一是统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二是统筹推进基础制度改革。三是统筹抓好证监会自身建设。

这次改革将总结试点注册制经验,推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注册制安排。一是优化注册程序……交易所对企业是否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进行全面审核。证监会基于交易所的审核意见依法作出是否同意注册的决定。二是统一注册制度。整合上交所、深交所试点注册制制度规则,制定统一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和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三是完善监督制衡机制。证监会加强对交易所审核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督促交易所提高审核质量……另外,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全国股转系统)同步实行注册制,有关安排与交易所保持总体一致。其中,对股东人数未超过200人的股份公司申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或者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定向发行股票后股东人数不超过200人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审核通过后,证监会豁免注册(目前豁免核准)。

2、2月1日,国家发改委地区振兴司有关负责同志就《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答记者问

Q1:《管理办法》主要从哪些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以工代赈进行了规范和明确?

A:《管理办法》明确了以工代赈“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和组织领导、沟通协调、宣传激励等工作机制,明晰了以工代赈政策实施范围、受益对象、建设领域和赈济模式,规定了以工代赈年度计划分解下达要求和专项资金实施范围、建设领域、资金投向及使用要求,强调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开展技能培训等政策目标,新增了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实施以工代赈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等内容。总的看,《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以工代赈投资计划、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具体要求。

Q2:《管理办法》中提到的以工代赈项目是指哪一类项目?它与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和其它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有什么区别?

A:以工代赈项目特指使用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安排的以工代赈专项资金实施的专门项目,这类项目对组织群众务工、发放劳务报酬等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如,为调动地方政府和项目单位积极性,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到30%以上。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使用的是各有关部门专项资金,仍由各有关部门按行业规范管理,在这类工程项目中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并不是要把其变成以工代赈项目,也没有对其劳务报酬发放比例作出硬性要求,主要目的是在保证项目原有组织管理方式基本不变……

3、2月1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

《公告》规定,对自本公告印发之日起1年内,在跨境电子商务海关监管代码(1210、9610、9710、9810)项下申报出口,且自出口之日起6个月内因滞销、退货原因原状退运进境的商品(不含食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出口时已征收的出口关税准予退还;出口时已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参照内销货物发生退货有关税收规定执行。已办理的出口退税按现行规定补缴。

4、2月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的通知》

全面恢复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取消经粤港陆路口岸出入境预约通关安排,不设通关人员限额。恢复内地居民与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经营活动。

远端检测。自香港、澳门入境人员,如7天内无外国或其他境外地区旅居史,无需凭行前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

入境检疫。自香港、澳门入境人员抵达口岸后凭海关健康申报码完成必要通关手续。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

口岸运行……做到内地毗邻香港、澳门口岸应开尽开,通关便利化措施应出尽出,内地与港澳跨境直通道路客运和铁路、水路、航空客运运力应用尽用。

5、2月3日,国资委等十三部门关于印发《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落实医保政策。按照自愿申请、多方评估、协商签约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管理、医保费用审核、支付与结算、考核等方面,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与政府办医疗机构执行同等政策。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开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6、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 ……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强化质量发展利民惠民……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鼓励企业投保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保险,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

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提高产业质量竞争水平……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快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引领力。支持先导性、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质量创新、质量基础设施升级……打造区域质量发展新优势……

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优化消费品供给品类。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工业品质量迈向中高端……

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强化工程质量保障……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

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升级的精准性和可及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鼓励超市、电商平台等零售业态多元化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新型消费体验中心……

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强化对质量改进、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的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

7、2月7日,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就《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答记者问

主要目标:

(一)车辆电动化水平大幅提高。试点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提高,其中城市公交、出租、环卫、邮政快递、城市物流配送领域力争达到80%。

(二)充换电服务体系保障有力。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与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标准车)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形成一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示范站。

(三)新技术新模式创新应用。建立健全适应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绿色能源供给系统、新型信息通信网络体系……智能有序充电、大功率充电、快速换电等新技术应用有效扩大,车网融合等新技术得到充分验证。

Q1:今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是否会延续去年发展态势?工信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A:综合前期开展的调研工作和有关各方意见,我们预计,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开展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优化政策供给……加强新阶段重大问题系统研究,及时研究提出政策举措建议。尽快完成积分管理办法修订,指导发布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二是保障稳定运行……推动加快国内开采进度,积极开展整车、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关键材料等产业链上下游的交流合作,打击投机炒作、捂盘惜售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多措并举做好关键原材料保供稳价工作。三是支持创新突破……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四是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严格生产准入管理,遏制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协同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小区、高速公路“充电难”问题。加快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五是深化开放发展。持续落实汽车行业开放措施,加大汽车企业在境外投融资、消费信贷和海外投资险等服务支持力度,推动建设海外发展公共服务平台……

8、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修订印发《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

修订主要内容:(一)调整资金安排方式。为更好落实资金重点投向,将资金安排方式由切块下达改为打捆下达,资金安排与煤炭增产保供等政策落实情况挂钩,体现奖励先进、约束落后的政策导向。(二)优化资金重点投向。专项资金在继续支持煤矿重大灾害治理的同时,鼓励引导煤矿加快智能化发展、加大煤矿瓦斯综合利用、推广煤炭绿色开发、支持煤矿内的存煤设施改造,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促进煤炭安全增产保供。(三)细化资金补助标准。煤矿安全改造坚持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资金来源以企业自有、银行贷款为主。单个煤矿安全改造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占比上限为25%,投资补助额度不超过3000万元。

9、2月9日,国家卫健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安排,在每个省份选择2-3个设区的市(直辖市的区),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科学合理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2023年上半年,试点城市完成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

科学规划网格。以试点城市为单位,根据地缘关系、人口分布、疾病谱、医疗资源现状等因素,规划覆盖辖区内所有常住人口的网格,每个城市规划网格数量原则上不少于2个,每个网格布局建设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

10、2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答记者问

Q1:《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办法》共六章48条,将风险分类对象由贷款扩展至承担信用风险的全部金融资产。除总则和附则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提出金融资产风险分类要求。明确金融资产五级分类定义,设定零售资产和非零售资产的分类标准,对债务逾期、资产减值、逃废债务等特定情形,以及分类上调、企业并购、资管及证券化产品涉及的资产分类等问题提出具体要求。二是提出重组资产的风险分类要求。细化重组资产定义、认定标准以及退出标准,明确不同情形下的重组资产分类要求,设定重组资产观察期。三是加强银行风险分类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健全风险分类治理架构,制定风险分类管理制度,明确分类方法、流程和频率,开发完善信息系统,加强监测分析、信息披露和文档管理。四是明确监督管理要求。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风险分类管理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估,对违反要求的银行采取监管措施和行政处罚。

[1]新华社《树立大食物观》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21130/c37e0eb007f542ba968ca8e8403b65b1/c.html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2月16 日 发布的报 告《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2期》 。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华创宏观: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

扬州城市论坛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华创宏观: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华创宏观:中央一号文件的10个新提法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