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在第二届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论坛上,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单立坡发布《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整体保持稳定。综合得分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南京、广州、北京、杭州、厦门、宁波、长沙和青岛。
深圳领跑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榜单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继续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选取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27个省会城市,共计36个典型城市作为评估对象。以上一年数据为基础,由第三方机构独立开展评估。
《报告》显示,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整体保持稳定。综合得分排名前10位的城市分别是深圳、上海、南京、广州、北京、杭州、厦门、宁波、长沙和青岛。各参评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得分情况如下:
(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得分情况表格来源:《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
中小微企业数量逆势上涨
《报告》指出,各参评城市克服多种因素影响,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小微企业数量逆势上涨。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参评城市中小企业数量2248.18万户,占全国总数的46.8%,较2019年底(1858.46万户)年均增长率达9.99%;新注册企业数量423.28万户,占全国总数的46.8%,较2019年底(331.75万户)年均增长率达12.96%,其中32个城市新注册企业数量实现两年连续增长。
《报告》指出,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加快完善,城市间不平衡状况有所缓解。近年来,大部分城市创新投入与成果产出出现明显增长,中小企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评估显示,各城市研发投入强度均值由2019年的2.54%提升至2021年的2.71%,30个城市投入强度连续两年上升。
同时,各城市创新成果加快涌现。其中,技术合同成交额均值由2019年的507.25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721.78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国内专利授权数量均值由2019年的3.86万件增加至2021年的5.86万件,年均增长率超过25%。
《报告》还显示,各参评城市普惠金融供给持续加大,中小企业融资满意度有所提升。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供给不断发力,2021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近25%。政策性融资担保效应持续释放,参评城市担保额均值由2019年的62.73亿元增加至2021年的83.8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61%。此外,各项政策措施形成合力,推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所缓解,超80%的企业对融资环境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参评城市2019—2021年政策性融资担保额及担保费率均值图标来源:《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
《报告》指出,优质企业培育步伐持续加快,参评城市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2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由2020年度的905家增加至目前的4572家,占全国总数量50.8%,年均增长率高达124.77%。
疫情影响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显示出更强的发展韧性。据统计,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九成集中在制造业,2021年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30%,增速高于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约11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超10%,比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高约4个百分点。
多地分享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经验做法
此外,《报告》还列举了参评城市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主要经验做法。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方面,深圳市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通过推进电子化招投标、规范保证金管理等,确保中小微企业公平享受政策红利。武汉市大力推进市场主体信用修复试点,给予企业及时修复信用的机会,切实打造包容审慎监管环境。
构筑普惠金融生态方面,厦门市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实施“财政政策+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向中小微企业精准投放,以政策撬动金融资本服务中小企业。广州市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知识产权融资模式,助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效能提升。
完善企业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北京市中小微企业“先使用后付费”“零门槛”使用科技成果,促进优质发明专利产业化落地提速。重庆市围绕重点产业链关键技术需求,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基金,构建“总院+分院”“母基金+子基金”的中小企业育成体系。
精准服务专精特新企业方面,宁波市打通专精特新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青岛市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通过“链主”企业行、标杆企业行、高校院所行等对接活动,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