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觉中国)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每年年初,各地竞相提交经济成绩单,而后,从中央到地方,开会、部署、落地,火力全开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刺。
摊开全国城市GDP排行榜,2022年没有新晋万亿城市,却多了一个2万亿城市成都,宣告中国内地“2万亿俱乐部”扩容至7员。其中,上海、北京GDP已超过4万亿,深圳超过3万亿,重庆、广州、苏州和成都同属2万亿行列。
于城市发展而言,两万亿的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仅是衡量一座城市体量和竞争力的“标杆”,也是该城市能级提升的重要标志。
刚刚召开了“两会”的新成员成都,给出了5年跃上3万亿台阶的新目标。时间往前推,无论是重庆、广州还是苏州,更早之前站上2万亿的特大城市也正加足马力向3万亿乃至4万亿发起冲锋。
站上两万亿,如何再向上?
如果说,小城市的逆袭带着偶然,大城市的进阶则有着相似的内核。2万亿,意味着一个城市足够“强大”,再向上,突破路径各有千秋,但笃定从“高质量发展”汲取能量已成共识。具体到打法,引人、聚焦产业、向创新要新动能,是超大城市们一边加压一边奋进的共同选择。
塔尖城市再向上于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版图辽阔,以单个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然后逐步拼组完成大国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
这就意味着,大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先锋力量,2万亿城市的进阶,将不再是一城一池的事,而是会深刻影响一个大国的走向。
2万亿是什么概念?放眼全球,2万亿经济体量大约相当于芬兰、捷克等一个国家的GDP;聚焦国内城市,2万亿也是排名前七的塔尖力量。
那2万亿之后呢?
2017年跃过2万亿门槛的广州,已经吹响在今年冲刺3万亿的号角;2018年GDP就过2万亿的重庆,日前刚刚提出2027年摸高至4万亿的宏大蓝图;“地表最强地级市”苏州则在2020年跃线后加速向前,2年时间GDP已经接近2.4亿元;成都也不甘示弱,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3年要实现6%以上的增长,到2027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
钛媒体APP梳理发现,“五年”是超大城市实现从2万亿到3万亿跃升的比较趋同的区间。比如:北京、深圳从2万亿到3万亿仅用了5年时间;重庆用4年时间将GDP从2.01万亿提升至2.91万亿;进入2万亿后第六年的广州则在年初提出,“以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三个一万亿,支撑全市2023年GDP突破3万亿。”
回溯来看,从1万亿到2万亿,成都用了8年时间。而从2万亿到3万亿,成都拟将时间缩短至5年。类比“2万亿俱乐部”的其他成员,成都显然也有5年完成新万亿台阶目标的潜力。
当然,从2万亿到3万亿的进阶,不再只是数字上的膨大。于城市而言,不仅要“保质保量”,还蕴含着实现现代化的主线任务。
成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成都篇章。全文提及“现代化”64次,足见其重要性。落到2023年,成都市在今年的工作安排建议中强调,“要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超大城市转型发展” ,并提出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以实现GDP增长6%以上、社零总额增长8%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0.3%等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市2023年的十大工作中明确提出要举全市之力高标准办好成都大运会,充分展示天府文化和公园城市魅力, 提升成都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建强文化、旅游、体育等关联产业, 最大程度放大赛事综合效应。
无独有偶,苏州开年提出的主要任务也着重强调“现代化”,提出“苏州是经济大市、工业大市、开放大市、文化大市,我们有责任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探路先锋、有基础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有信心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可观可感的现实图景。”
人才是超大城市进阶之要
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五年目标绘就,如何将“蓝图”变“实景”?
城市发展的本质是人口的集聚,反过来人也是城市的核心资源。2万亿后城市向上的“关键”之一,还在于吸引人、留住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也道明,从多种维度来看,人都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之一。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清也指出,“城市人口规模、专业化分工、消费及社交互动都是世界顶尖城市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回溯来看,自2017年起,全国多城市掀起“抢人”热潮,不断推出放宽落户、住房补贴、创业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吸纳人才。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2010年-2020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常住人口增长最多的前三名,分别为深圳(713.6万人)、广州(597.6万人)和成都(581.9万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超大城市对人口的吸纳能力。
以成都为例,作为全国第1个常住人口突破 2100万人的副省级城市,已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1名,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过去五年,成都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城镇新增就业131. 2万人;创新推出人才新政, 深入实施“蓉漂计划”, 吸引66万青年人才落户, 人才总量达622. 3万、居全国城市第4位;完成“百个公园”示范工程,各类公园达1514个;居民消费价格年均涨幅控制在3%以内;推进 81个片区有机更新,筹集人才公寓9. 9万套, 房价收入比保持同类城市低位
剑指新万亿目标,包括成都、苏州、重庆、广州在内的诸多城市,不约而同将人才吸纳作为突破口。
重庆市明确未来五年深入实施人才强市行动,打造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主力军壮大、产才融合发展、人才引进攻坚、人才培养强基、人才改革赋能、人才生态创优六大工程,整合推出重庆英才集聚专项,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承载区。
成都市也在2023年高举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的大旗,深入实施“人才新政3. 0 版” , 推进“蓉漂”“蓉城英才”“产业建圈强链”三大人才计划。
聚焦产业,激发活力
“2万亿”作为对城市经济规模的量化表达,直观反映出城市对各资源要素的集聚能力。而除了“聚人”产生的能量外,产业的集聚也是在“更短周期内实现更大台阶”的不二法门。
时间拉回2011年,上海GDP逼近2万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4.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959.6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111.0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7.9%。
彼时,上海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三项具体任务,其中明确“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升制造业能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到2017年,上海GDP跃上3万亿台阶,当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98.9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251.4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0783.4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升至69%。
无独有偶,2018年-2022年,重庆聚焦优势产业,六大支柱产业产值规模均迈上千亿级台阶(汽车、电子产业分别达到4500亿、7000亿级规模),共同助力GDP再下一城。锚定2027年4万亿目标,重庆还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传统支柱产业提升行动和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提升培育行动,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先进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绿色低碳等未来产业集群。
即便是刚刚进入2万亿俱乐部的成都,优势产业的贡献亦有目共睹。过去五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形成 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新增3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从地理上来说,近些年来产业发展的城市边界正在模糊,尤其在产业链上的合作更加紧密。融圈组团、强圈强链后,各城市产业发展呈现出1+12的效果。
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大湾区在日渐激烈的国际竞赛中加速狂飙。2020年大湾区已形成通信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无人机产业、机器人产业以及石油化工、服装鞋帽、玩具加工、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到疫情艰难的2022年,大湾区内9市GDP总和已突破十万亿大关。
目光投向西部,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列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两地顺势而为,联动联建打造“经济圈”,2022年重庆GDP距离“三万亿俱乐部”仅临门一脚,与首次进入“2万亿俱乐部”的成都遥相呼应,展现着成渝地区冲刺“第四极”的雄心。
一个产业链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能为区域发展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接下来,成渝还将继续推进现代产业体系互联互通, 完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 生物医药等产业协作体系, 协同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国家示范区, 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而为做强产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各城市纷纷发力优化营商环境。以成都举例,今年1月28日,开年首个工作日,成都12345亲清在线启动暨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就迅即召开;1月30日,《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正式施行,标志着成都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已经从1.0版升级至5.0版。而成都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策生态又让各类市场主体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数据显示,到2022年底,成都市场主体总量达364万户,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
重庆则将“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在2023年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建设水电气讯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加快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建设,完善国际化购物、休闲、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持续提升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和要素保障环境。
向创新要新动能
2万亿之上,城市进化的核心是“量质同升”。这意味着,在引人、聚焦产业的基础上,唯有创新才是“保质保量”的新动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用6年时间将GDP从1万亿推上2万亿的上海,在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中突出强调“创新”,提出将“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之后,上海的发展在“创新”推动下提速,实现3万亿和4万亿的时间缩短至5年、4年。
无独有偶,同样用6年时间实现万亿至2万亿跨越的深圳,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总目标,以创新驱动、质量引领、全面改革增强发展新动力。”“十四五”规划中的远景目标更是强调创新力,提出到2030年,建设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
2022年,深圳GDP达到3.24万亿,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民用无人机、5G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183.4%、113.8%、34.7%、22.3%。专精特新企业发挥强力支撑作用,全年增加值合计增长8.3%,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22.1%。此外,2022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个产业集群)增加值攀上1.3万亿元台阶,达13324.02亿元。
过去五年,成都实现由西部科技中心到服务战略大后方建设的创新策源地的跃升。站在2万亿新起点上,成都也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向“创新”要新动能。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成都今年将在“建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持续发力,包括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全力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开工建设电磁驱动聚变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行天府实验室;深化“ 科创中国” 试点城市建设, 建成运行成都科创生态岛、 成都科学馆, 支持办好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等。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途上,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城市的征程上,2万亿城市正把“创新”作为发展“金钥匙”,以高质量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经济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