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自果壳童学馆(guokr_kid)
这或许是全上海独一份的“魔方课”,授课的是年仅九岁的男孩晨晨。
此刻他穿着蓝色上衣,站在白板前,娴熟转动着手中的魔方。
那些色彩斑斓的小方块在他手中听话地排列、归位。
晨晨给伙伴们讲解魔方技巧 丨作者供图
剩下的六个孩子,围坐在长桌旁,盯着晨晨的手势,努力消化着这位小老师教授的魔方技巧。
白板上夹着的,是晨晨为此次授课准备的厚厚一叠讲义。
讲课的时候,晨晨会非常严谨地按照讲义翻一页讲一页,然后边讲边实操。
一节课后,晨晨教会了每个来听课的孩子,最基本的魔方手法。
由于市面上的魔方课大都一节人均两百,因此家长们戏称,晨晨的这门课至少价值1200元。
魔方课结束后,晨晨立刻和其他孩子玩到了一起,他的身份,一下子从“老师”切换成了“孩子”。
在晨晨所在的这个小小群体里,每个孩子既是学生,也是“老师”;
他们家长的身份更为多元:
既是管理者,又是老师,有时还是观察员。
但最吸引人的是:家长们可以轮流给自己放个短假,把自家娃交给别的家长去看管。
这是我所在的上海小区里,七家父母自发形成的“抱团养娃”实践。
无意中成就的七人抱团小组
我们这七家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意识地走到一起来的。
开始,只是各家孩子常在楼下一起玩,旁边看护的家长也就彼此熟络了。
去年夏天,我家儿子南瓜突发奇想,我们组织了一个以“赚钱”为目的的卖冰棍的创业项目上海八个娃,“创业”卖出1000根雪糕。得到了平时玩得多的一些邻居的响应。
一起参加冰棍项目的父母经常讨论,轮流培训孩子,陪伴孩子上街叫卖,相互配合。大家愈发了解彼此,并认同对方的育儿理念,还形成了一个群。
群名就叫“友情之力”。
群里的所有家长都价值观一致,性情相投。平时大人们一起聊天吃饭,孩子们一块撒欢儿。
去年疫情间,只要谁家有个什么事儿,群里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像极了我们小时候住平房时的那种街坊邻里。
网课时,由于孩子都去不了学校,在家太过“废爹废妈”。群里的家长索性开始轮流自荐,当起了业余老师。
开始,家长们只是彼此简单分享给自己和别家娃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
但很快大家发现,当孩子们聚在一起做计划和学习时,热情更高,也更主动。每个孩子都比自己在家被父母催促着学,更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互助氛围。
“抱团养娃,轮流教育”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可行。
寒假开始的前两周,我陷入了极大的焦虑。
我是一名自由职业者,平时总是希望既能照顾好孩子,还能把工作按时按质地做好、交付。
可一想到儿子南瓜从早到晚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屏幕、发奋刷短视频的画面,我就呼吸困难,血压飙升。
于是我决定暂时“壮士断腕”,先放下手头的工作,把寒假的时间全部用来带娃。
我规划了一张课表:
上下午各两节35分钟的主课,其他时间户外运动、看纪录片以及自由地阅读。
整体安排劳逸结合,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灵活调整。我把大致计划给南瓜看完,他愉快地同意了。
而计划的主要核心就是:不让南瓜有“刷手机”的时间。
做好计划后,我顺手把它扔进了“友情之力”群里,喊话:
“寒假我计划亲自给南瓜上这些拓展课,小朋友们要不要一起听啊?”
“好啊!”“参加!”大家一致响应。
抱团小组的寒假项目正式开起来了。
全城独此一份的“奇幻魔术课”
不得不说,孩子和父母都是“别人家的更香”。
邻居家的孩子们,都很给我这个“老师”面子,学习劲头十足。
有了他们的陪伴,南瓜上我这个亲妈的课,也不像以前那样叛逆或顶嘴了。
在气氛上,由于是和自己好朋友们一起学些书本以外的东西,也没什么压力,每个孩子都可以大胆发言,讨论也很积极。
就这样,孩子们每天早上九点开始聚在我家,中午回家吃好饭,下午两点来我家,到了四点就一起出去疯玩。
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每天都感到开心和满足,但同时也会暗暗地觉得自己有点不自量力:
——毕竟寒假那么长,我自己一个人能撑起来这么大摊儿吗?
——我自己能撑多久呢?
就在我开始在心里打鼓的时候,有天,抱团小组中的豆豆妈发来了一条微信:
“我家哥哥说可以上一堂魔术课,怎么样?”
豆豆是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他家哥哥已经上初中了,多才多艺,是这群小娃心中的“大哥”。
青春期少年一般比较“孤傲”,但豆豆家哥哥居然能主动请缨,我还挺惊喜的,举双手双脚赞成。
孩子们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一阵由衷的欢呼——终于不用老上我的语数英了!
魔术老师豆豆哥哥还有令人羡慕的执行力,开课利索。当我试探着问他:“今天下午安排一节呗?”
“行,没问题!”
这样的微信对话真的让心情太美丽了。
于是,“奇幻魔术课”开课了!
在豆豆家举行的魔术课堂丨作者供图
孩子们上完课后,对豆豆哥哥赞不绝口,让这个临时老师备受鼓舞。
原本只计划了一节的魔术课,变成了常驻课程。
南瓜自从上了魔术课后,更是不经意间就卖弄下魔术师的手势和眼神,冷不丁又给我变个戏法儿——让我这个“主课老师”很是嫉妒。
外援陆续到来
小组成员乐乐的姐姐是个中学生,从小喜欢画画,不但考级,而且还经常参与比赛拿奖。
当我开口询问她能否教教小家伙们,小姑娘一口答应了。
“让他们准备哪些东西呢?”
“什么都不用准备,带上手来我们家就行!”乐乐姐姐豪爽地回答。
乐乐的姐姐给孩子们上美术课
又一位说上就上的老师出现了。
第一节素描课,就让几个抱着头说手残的男娃画出了还行的立体图形。
“手残党”们看着自己的作品说:“其实画画也没那么难嘛!”
手残党们的作品
孩子们在乐乐家学美术课的时候,我一个人窝在家里的沙发上,感到前所未有的宁静。看来凡事不能只靠自己,众人拾柴火焰高啊!
魔术课和美术课的成功开办让我看到了分工合作的益处。
而少年们开课的效率和质量,也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后浪拍前浪”,他们愿意参与,给我带来了很大程度的解放,让我在忙碌之余可以不时地回归自我,看看窗外的树和停在树枝上的肥麻雀。不能不说是一种难得的快乐。
一天,小组成员中的晨晨拿起我家的魔方,三下五除二就还原成了六面纯色。
“哎呦,不错哦!”我搜罗人才的触角又竖了起来,“这是谁教你的呀?”
“是我妈妈跟着网上学完之后教我的。”晨晨认真地回答。
“不错不错,阿姨觉得你可太棒了!来给大家上一堂魔方课怎么样?”
“可以的,那我好好准备一下。”晨晨点点头说。
于是有了开头那一幕魔方课。晨晨的系列魔方课开始之后,我除了看鸟之外,还能就着薯片看完一部电影了。
爸妈的力量
寒假互助项目开始后没多久,有天豆豆妈妈突然在群里发了条消息:“下周二想去玩密室的举手!”
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
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豆豆妈妈的带领下,孩子大部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由于孩子们都已经上学了,有了一定自我管理能力。
但考虑到外出只有豆豆妈妈一个人,所以孩子们还是事先进行了两两组队,彼此照看。
那天的主题是“博物馆之夜”,没啥恐怖指数。尽管如此,娃娃们进去之后还是被一些情节吓得直冒冷汗。
不过大家在一起,慢慢就不怕了,解锁了全场的关卡。
密室惊魂丨作者供图
那天下午的快乐指数应该飙升到了10000,因为豆豆妈妈接下来又带孩子们去了电玩城。
热血电玩丨作者供图
疯狂的电玩之后,豆豆妈妈顺理成章地带着孩子们走进了一家书店,让孩子们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书,安静下来阅读。
看书丨作者供图
最让孩子们难忘的高潮是:读书后,豆豆妈还请客让大家尽情吃了肯德基!
作者供图
那天,家长们纷纷在群里给豆豆妈点赞道:“把抱团带娃搞出了新高度啊!”
“抱团养娃”的实践里还有一个颇为闪亮的人群,就是爸爸们。
为了让孩子强身健体,大家给孩子们报了足球课,几位爸爸只要有时间就开车轮流接送,非常给力。
爸爸们还充分发挥了体能优势,在周末搞起了“体育活动”。
组织足球、篮球比赛,带领娃娃们就“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做充足的准备,同时也给妈妈们创造可以休息的美好周末。
今年寒假的上海,下了场大雪。
雪花像成年人指甲那么大,一片片狂舞着飘落,给文质彬彬的上海带来了些粗犷的气质。
比这更粗犷的,是冒雪在球场中奔跑的带娃老爸们。
老爸们一队,娃娃们一队,都拿出“舍我其谁”的气势,运球,拦球,传球,射门!
漫天飞舞的大雪中,孩子和中年人们酣畅淋漓地和笑闹。
在雪中的足球场上奔跑的爸爸和孩子丨作者供图
雪中踢球的爸爸和孩子丨作者供图
孩子们居然主动制定了“学习计划”
在快要开学的前十天左右,傻孩子们意识到,寒假作业还剩下不少。
“你说咋整?开学前一天才补作业吗?”我和豆豆妈吐槽。
“豆豆每次一放假就做计划,规定好每天要做的作业,做一项划一项,就不着急了。”豆豆妈说。
豆豆的寒假计划表丨作者供图
“那让豆豆给他们上一节计划课!”我一拍大腿,又一个“老师”找到了。
豆豆指导其他孩子做计划表丨作者供图
召集了全部小朋友后,豆豆把他自己所有的寒假作业摆放在地上,说:“这就是我这个寒假要完成的所有作业,我们要先知道有多少作业量,才能知道怎样安排。”
“比如今年寒假总共28天,除去过年的7天,还有21天。这就是可以留出写作业的时间。”
接下来把作业平均分配到这些可用的时间里。
然后,总结出每天要做的作业种类和数量。
“最后,要做一个时间表,把每天要做的作业写在相应的空格里。每天写完一项,划掉一项。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
豆豆拿出他自己的时间表,每天要做的作业列成了表,清清爽爽。前面是被划掉的项目,看着很有成就感。
孩子们就按照豆豆教的方法,每人做出了自己接下来10天的作业计划。
豆豆老师手把手检查了一遍,确保每个人的计划都切实可行。
后来,在开学前的那个举国不眠之夜,每个孩子都早就按照计划写完了作业,做了香甜的梦。
孩子们聚在一起学英语丨作者供图
28天的寒假转眼即过,“互助抱团养娃”让群里的孩子们身心健康,大人们也跟着快乐。
下面的照片见证了孩子们这个充实的寒假。
孩子“画”出的古诗丨作者供图
春节,找了个地方一起放仙女棒丨作者供图
孩子写的小诗丨作者供图
上面这首小诗,是群里孩子玲玲写的。
那天,我们一起读了冰心先生的《繁星》,我请孩子们仿照繁星写一首关于春节的小诗。
从没写过诗的孩子们任情感从笔尖流淌,描画出春节的温情与暖意,让人惊喜又感动。
抱团带娃的背后,是我们在这个繁华的超大城市中,与孤单养育方式的一种对抗。
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每个家庭都有自身要面对的压力和问题。
曾几何时,我们独自面对清晨黑夜,独自焦虑无助。
而当我们走出藩篱,彼此拥抱,会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这种温情让城市温暖了一些,让生活轻松了一些,也让孩子快乐了一些。
开学后,我们这个育儿互助团商量后,决定维持周末的体育运动和英语角,让孩子们继续成为彼此的学伴和玩伴。
此外,群里的孩子们还会在每个周末的晚上举行狼人杀聚会,大人们也约好了下一次的集体聚餐。
大家也在计划着暑假更加“高阶”的带娃形式,比如去北京来一次集体“人文之旅”。
我们的养娃共识是:生活继续,抱团不停。
下周直播预告| 3月13日—18日早上8点,少年商学院创始人张华老师将以「自我管理」为主题,与大家分享干货内容,点击下方「预约」按钮,即可开启直播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