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全球宏观经济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国内激光设备龙头海目星抓住行业风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相继在多项核心业务上取得重大突破。
10月24日,海目星在上证e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激光辅助快速烧结设备已实现突破并成功出货,该项技术可提高TOPcon电池转换效率,增益在0.2%+以上。同时,公司已布局钙钛矿领域,目前主要聚焦激光划线技术。
据悉,海目星深耕光伏专用设备领域多年。无论是TOPCon电池、HJT电池还是BC电池,公司都展现出了领先的技术积累和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此番布局的钙钛矿领域,近年来在政策的助力下,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目前已成为市场上最热的风口之一。包括产业资本、创投基金在内的各路资本先后入局,多家国内领先企业已获得数亿级融资。
钙钛矿被称为“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相较于传统晶硅电池和其他类型的薄膜电池,其具有更高理论效率、更低成本的优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晶硅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9.43%,TOPCon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7.5%,HJT电池理论极限效率为28.2%至28.7%。而钙钛矿电池当前实验室单结转化率达到26%,理论效率可达33%,叠层理论上能达45%。
从2009年—2019年,钙钛矿仅用了10年时间就实现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用60多年才完成的由技术诞生到实验室转换效率突破25%的提升,被认为是最具潜力和颠覆性的新一代光伏技术。2022年以后,国内围绕钙钛矿领域的政策文件、产业落地、投融资活动更为活跃。钙钛矿产业化进程不断加速,头部企业进入量产验证期,多条百兆瓦级的中试线先后投产。
国海证券近期发布研报指出,2023年—2024年将是钙钛矿扩产的加速期,将有更多百兆瓦级产线投产、部分吉瓦级产线招标,而2025年产业有望步入成熟的商业化阶段。
资料显示,钙钛矿未来可广泛适用于光伏建筑一体化、电子消费产品、传感器、布料等多种场景。其产线工艺包括真空镀膜、狭缝涂布、激光划线清边和封装测试等环节。其中,激光划线设备在产业链中的价值占比约为20%左右,这也是海目星重点聚焦的业务方向。
据机构CPIA预测,2030年,钙钛矿光伏组件渗透率将达到30%,对应全球设备市场规模约837.55亿元。按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测算,钙钛矿激光设备2030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67亿元。
对于钙钛矿电池的投资机会,市场分析认为:设备先行是新技术发展初期的重要逻辑,而激光设备为主要确定工序,拥有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的设备商有望率先兑现业绩。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专用设备业务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海目星的3C业务也有望搭上华为产业链“王者归来”的顺风车。
10月23日晚间,海目星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有给华为智能手机供货,主要提供手机摄像头模组(镜头模组,可变光圈,VCM马达等)激光类设备,同时,公司还为华为提供标记、焊接、切割、测试类激光及自动化设备。
在3C领域,海目星已推出全自动PCB激光去除机、Strip全自动激光标刻机、碳纤维激光切割机、料带激光切焊一体机、精密结构构件激光加工线、钢壳扣式/软包电池全自动PACK线、储能PACK解决方案、方形电池顶盖全自动组装线等多款产品。可为客户提供包括电池、电源/变压器、音圈马达、电子雾化、PCB/SMT、精密结构件、脆性材料、防水点胶、新型显示在内的专业智能解决方案。
据相关媒体报道,随着Mate60系列手机销量不断攀升,华为已将智能手机2024年的出货量目标定为6000万台至7000万台,相较2022年3000万台的出货量有了大幅提升。
业内分析认为,华为手机市场份额的持续快速回升有望为相关供应链企业带来一定的业绩弹性。海目星作为华为产业链的主要供应商,其3C业务将直接受益于国产高端手机零部件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未来业绩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