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11月25日“黑色星期五”周末后公布的数据显示,高通胀似乎并未击退美国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不仅线上消费数据刷新纪录,线下实体店也正在复苏。机构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今年“黑五”的线上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91.2亿美元。
线上业绩优于预期
美媒称,今年“黑五”的销售业绩要比预期中好。根据Adobe数据和分析业务部门Adobe Analytics的初步统计,“黑五”当天的线上销售额为91.2亿美元,规模同比增长了2.3%,是此前预期的两倍多。
Adobe Analytics通过分析网站的交易来衡量电子商务交易量,该平台可以访问美国前100大电商平台中大约85%的数据。该平台此前预计,今年“黑五”的销售额将温和增长约1%。
分析认为,今年美国“黑五”火爆有多方因素。
一来,商家折扣力度很大,刺激了消费。
作为新冠疫情下的第三个“黑五”,与前两年不同的是,今年供应链问题有所缓解,货架上不再空空如也,商家反而面临库存积压的问题,这加剧了商家之间的折扣比拼。许多电商很早就开始打折,且折扣力度很大。
以今年9月刚刚进入美国市场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为例,10月底Temu网站首页就出现了“黑五”早期折扣,折扣力度最高达到70%,还有免运费、90天内免费退货、首单折扣30%等优惠。
Adobe Analytics表示,今年“黑五”增长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手机、玩具和健身器材。数据显示,与10月的平均水平相比,“黑五”当天的电子产品在线销售额飙升了221%,最畅销的产品包括苹果的Macbook和手表。其他受欢迎的商品还包括无人机、游戏机等。
其二,高通胀和全球经济潜在风险,也压迫着每一位消费者的神经,“促使”他们更多、更早地消费。
根据Adobe的调研数据,有半数以上的消费者会为了更低的价格而选择更换零售商,同时也会使用在线价格比对工具。因为担心年底的物价上涨幅度更大,很多消费者一旦遇上合适的折扣,就会下手或者先囤一波货,而不是等到年末圣诞新年时再购物。
数据还显示,为了减轻血拼带来的负担,许多消费者选择了更灵活的支付方式。与前一个周末相比,“黑五”这周周末“先买后付”的支出增长了78%。
“商家和消费者都需要一个纾解压力的机会”,业内人士评说。
还有分析指出,通胀也为今年的电商业绩“作出贡献”。考虑到通胀因素,尽管销售总额提升,但消费者可能实际花得更多,却买到了更少的东西。
实体零售正在复苏
与此同时,“黑五”的线下零售似乎也在复苏。
根据零售数据提供商SensorMatic Solutions的数据,与去年相比,今年“黑五”美国的实体店客流量增长了2.9%。
Sensormatic Solutions全球零售咨询和分析负责人布莱恩·菲尔德(Brian Field)表示:“正如我们所料,‘黑色星期五’的优惠和店内体验吸引了购物者,导致今年的销售额很高。数据显示,消费者继续享受实体购物的好处。”
美国零售联合会(NRF)预计,传统的实体店购物仍将占据今年“黑五”假期零售支出的大头,预计67%的消费者将前往商场购物。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指出,今年“黑五”线下零售的一大特点在于,促销时间拉长,一般提前了三周,而沃尔玛、梅西百货、百思买等零售巨头更是在10月就开始搞促销活动。
不过,数据也显示,今年“黑五”实体店的销售额较2019年的水平仍有近三成的差距。
美媒称,“黑五”当天上午,由于美国部分地区的意外降雨,对商店的客流量有所影响,不少店面并未出现消费者蜂拥的场景。
此外,通胀阴影对线下零售业绩同样有所影响。根据标普全球市场数据,今年假日季美国零售商整体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4.5%,但在剔除通胀因素后,实际销售额可能下降1.2%。
购物热潮或将持续
尽管“黑五”已过,但购物热潮或将持续。
Adobe预计,在感恩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一——“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有望再次掀起一波线上购物狂潮,消费规模或将超越“黑五”,达到112亿美元。
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的预测,从“黑五”到“网络星期一”的这几天里,预计将有超过1.66亿美国人在网上购物,这也是自2017年有追踪以来最高的预测数据。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美国的购物狂欢还有可能延续至年末圣诞假期。
有意思的是,尽管消费热情高涨,但美国老百姓对经济问题同样非常关注。
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显示,美国人对经济的关切正处于自2008-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60%的美国人表示,国家的经济状况正在影响他们的假期购物计划。
“尽管很多猜测认为通胀会影响消费者行为,但感恩节的数据告诉我们,消费者还是希望能占得价格的便宜”,美国零售联合会首席执行官马修·谢恩(Matthew Shay)表示。
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7.7%,为今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文字编辑:杨立群题图来源:IC photo图片编辑:项建英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