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哭诉一件事情,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心理抗压能力这么差,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就要死要活的,搞得家长不敢打不敢骂,老师在学校教育孩子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连几句重话都不敢对孩子说。
我们作为成年人,可能真的会不理解,"为什么孩子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情而沮丧!"。在家长眼中不足一提的小事情,却偏偏在孩子眼中就是难以逾越的高墙,甚至高到孩子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跨越,高到让孩子双腿发软,因此就会出现一起又一起,青少年因为受到挫折之后一蹶不振,甚至走上轻生的道路。
想必大家一定还记得,前不久发生在上海高架桥上的一起"17岁少年跳桥身亡"的惨案。
根据报道称,男孩当天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冲突,妈妈在了解情况之后,回家的路上对其进行了批评,可是在途径黄埔大桥时,妈妈突然在桥中间停车,甚至走到后车门继续责骂孩子,就在妈妈打错上车时,男孩突然情绪崩溃,打开车门没有一丝犹豫的从桥上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只留母亲一个坐在地上捶地痛哭……
这个新闻令多少人心痛,年仅17岁啊,多么美好又充满活力的年纪。事发后很多人都在想,孩子当时要是不那么脆弱就好了,可是又有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使孩子更坚强?"
这个问题又将我们拉回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抗压能力"。
久世浩司先生是日本首家积极心理学学校的校长,在《抗压力·亲子篇》中提出,想要培养内心强大的孩子,父母需要从自尊心、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乐观性和人际关系质量这五个领域着手,培养孩子的抗压力。
与学历、经验以及受过的培训相比,个人抗压力的水平决定着谁成功、谁失败。
美国心理学会指出:"抗压力,是指在应对逆境、困难和强大压力的时候,个体的精神和心理适应的过程。"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经在一次经验分享时,给年轻人们讲述了自己这样一段经历:"我7年才完成中学,而别人只用5年;我想进重点初中、高中都失败了,考大学我失败了3次;求职失败了差不多30次。我记得,高中毕业的时候想在KFC找一份工作,24个人去了,我是唯一没被录取的;然后去考警察,5个同学去,我又是那个没被录取的;阿里巴巴开始创业后,我去硅谷见了超过30个投资人,没有一个愿意投给我们。"
最后马云说了一段话令我印象非常深刻:每一次失败,我都把它当做一次训练,先练如何检验自己,今后应该如何改正,直到下一次做的更好,可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我必须拥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否则无论如何我都不可能有现在的成绩。
哪些因素会影响孩子的"抗压能力"?
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顺风顺水",自然无法坦然地面对困难
孩子在年幼的时候,父母对于其的照顾和保护总归是比较周到的。因此,父母过度的溺爱对于孩子在抗压能力方面的扩展和提升,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可谓是毁灭性的。孩子长期处于温室的环境中,在面对突然的困难时,自然是会出现崩溃的情况的。
自尊心在作祟
自尊心过高的孩子往往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求自己做的比别人好,而且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若评价不到位,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他们的内心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在潜意识里就会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情绪也会随之崩溃。
"挫折教育"的缺失
贝弗里奇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在逆境的状况下做出,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的兴奋剂"。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灌以好好学习的思想,但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却很少有人告诉孩子遇到挫折后该怎么办,当面对挫折时,若孩子选择顺从,那这个障碍物则会永远成为孩子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有经历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在面对这些困境时,才能更清楚该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孩子性格的软弱也会造成其出现抗压能力弱的情况
孩子性格方面的坚强与否,对于其抗压能力的展现也会起到连带的影响作用。毕竟,一个性格软弱和胆小的孩子,你又怎么能奢望其在遇到困难时不出现崩溃的情况而是冷静的面对呢?因此,孩子性格的软弱,也会造成其抗压能力方面的不足。
如何强化孩子的"抗压能力"?
增强孩子的自我肯定感
也就是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增强孩子的责任,谢谢你的自尊心,哪怕是身处逆境,也要让孩子依然肯定自身的能力与价值,如果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就能感受到高度的幸福感,这是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反正孩子总会更容易怀疑自己,甚至怀疑自己的人生,从而容易引发严重的抑郁症。
家长可以将积极安抚习惯化,积极安抚指的就是家长可以进行一些令孩子感到心情舒畅的行为和举动,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亲子沟通手段。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
有些孩子并不擅长表达自己,尤其是在自己遇到困难或者感到情绪抑郁的时候,很难以吐露自己的心声,所以家长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引导让孩子倾诉自己释放内心的情绪,此时家长就可以轻声询问孩子:"你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以来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语言表达情感。
只要家长帮助孩子弄清楚令自己情绪低落、苦恼的原因,孩子自己也会轻松很多,这就像是我们生病浑身酸痛,只要去医院从医生那里得知真正导致我们不舒服的原因,我们自己也会松一口气,甚至身体也会因此舒服很多。
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自我效能感:
1.从自己成功的经历中提升自我效能感。比如曾经因某事而受到表扬等,让孩子多次重复他一定能胜任的简单问题,积累一些小的成功体验。
2.替代经验,人的许多效能期望是来源于观察他人的替代经验。这里的一个关键是观察者与榜样的一致性,引导孩子找一个好的榜样,观察和学习他的行为。
3.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缺乏经验基础的言语劝说其效果则是不巩固的。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给予的积极反馈比如"我相信你会成功的",特别重要。
4.情绪唤醒,班杜拉在"去敏感性"的研究中发现,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为厌恶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在孩子挑战困难前,有意识地给他鼓劲。
只有多欣赏孩子努力的过程以及认真的态度,认可孩子原本纯真的模样,再积极的赞许和鼓励孩子,这才是增强孩子抗压能力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