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问答平台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感觉学校老师的专业水平普遍没有社会辅导班老师水平高?”
这个问题问得我目瞪口呆,因为我无法判断题主究竟是从哪里得出这个结论来的。我只能学题主也来“感觉”一下:
1.道听途说,人云亦云。题主只是听人这么说,也便这么说。听谁说呢?一是其他补课家长,谁也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干了无用、无效的事,因为这会显得自己很愚蠢。是以,无效的会吹嘘有效,有点效果的就恨不得吹得天花乱坠了,这是人性,无所谓对错;二是补课机构,王婆卖瓜,还能指望人家不自夸?
2.井蛙之见,无稽之谈。题主的孩子在辅导机构补过课,可能还多少有点儿起色,两相一对比,就轻率地得出了一个没有更多根据的判断,并且还信以为真,从此不断宣传。事实上,题主所见,根本只是九牛一毛。人说窥一斑而知全豹,题主连一根秋毫都没有得见,就来学人家搞明察,实在有大放厥词之嫌。
3.机构的托,一褒一贬。这种可能性未尝没有,只是无需详加描述。
其实,只要问上两个问题,就可以看出题主立论的不可靠了:
1.学校和辅导机构老师的课题主听过几节?
全国一千六七百万教师,题主要听到多少才能称得上“普遍”?缩小范围吧,随便选一所学校,比如题主孩子上学的学校,作为家长,题主应邀听过几节课?教师互相听课,一学期七八次而已,而且多是教研组内活动,同一学科的教师在一起互听互评,对于别的学科的课也几乎不听的。其他学科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大家也多半并不知情,判断哪个有水平,主要还是听别人评价,看年终教学测评的结果。题主就算有这么大的面子能整天出入校园,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把全校老师的课都逐一听完吧?
假设题主是在一个小县城,在听完了孩子老师的课后,又跑遍了本县的辅导机构,把每个老师的课都听认真听过了,这个样本仍然是小到可怜,用“普遍”这个词来形容,题主就丝毫没有觉得不妥?
2.在校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如辅导机构教师,这个结论怎么来的呢?
能提出“专业水平”这个词来,看来题主还真费了一番心思,不过,我倒想问一问题主,教师的专业水平您是从哪些方面来衡量的呢?说句不怕现丑的话,这事咱们业内人士到现在还没怎么弄清楚,你一个局外人是怎么弄明白的呢?如果真被你找到了一套标准,真应该张贴出来,解决了各地的学校每年为教师考绩的难题,大家还不群起效仿!而如果单凭“感觉”这个很虚幻的词,我看你还是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
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