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学生和家长都逐渐发现了初升高的一个常见现象:不少在初中成绩还算不错的孩子,初升高后,却成为了高中的“学渣”。为什么初中成绩还算不错的学生,到了高中就“一蹶不振”,成为了普通生甚至是差等生呢?难道是因为学生的智力脑力跟不上他人吗?其实并不是,近段时间网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非常适用于学生和家长们对于自己或孩子智商的质疑:“你努力的程度,还没有到拼智商”的程度。
根据很多有经验的高中老师的观察,那些在初中成绩优良、表现良好,到了高中就变成为了“学渣”的学生,大部分都属于这三种类型的学生:1、在初中拼死学习,之后擦着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上了高中的学生。2、在初中靠各种补课辅导班考上高中的学生。3、本身心理素质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
这三种学生,即便在上了高中后很努力学习,但也依旧很
难在高中得到优异的成绩。因为:第一种类型学生已经很努力地学习,其成绩或许在初中属于中上水平,但擦边上了高中后,成绩就属于高中的垫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再冲击到中上水平;第二种类型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很差,对于外力辅助的依赖性很高,上了高中后,课程难度加大,即便在仍有外力辅助的情况下,也依旧很难考到好分数;第三种类型学生久久难以融入高中生活,学习自然很难得到足够的提升。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初中,即便学习方法不是很好,也能通过努力将成绩提升到优秀水平,但在高中,学习方法不对,再怎么努力可能学不好!网上有人根据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深度和考核方式的变化编出了一个顺口溜:小学教的是擀皮,做作业和考试都是擀皮;初中教的是擀面皮,做作业成了拌馅,考试成了包饺子;高中教的是包饺子,做作业变成了包包子,考试直接考烙馅饼。这个顺口溜十分形象地表达了高中生想要考试考得好需要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能将课堂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和高中学习与考试不一样的是,初中的学习与考试难度都不算高,你学的是啥考试基本就是考啥,只有少部分难题可能需要考生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而这也是为何初中努力学习学得好的同学,到了高中继续保持初中那种努力,却学不好了。因为,高中所需要的努力,并不是初中那种死记硬背的努力,而是要学生多思考、多提问的努力。所以,想要在高中通过努力学习来提升成绩,关键还是得要学生有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学习方式。
第二、在高中,辅导班能起的效果并不大。在初中,哪怕到了初三阶段,学生还是有周六周末,还是有完整的寒暑假。但高中的学生不一样,高中普遍没有周六周末,一周一般只有一个下午用于休息,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上晚自习,结束晚自习时一般都在晚9点后。再者,高一到高二、高二到高三的寒暑假时间都不多,除掉补课时间,基本都不到一个月。在如此短暂的课外休息时间和寒暑假时间的设定之下,如果高中生本身都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兴趣,哪怕是再压缩仅有的休息时间用于辅导班的学习,其辅导效果也依旧基本不可能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步。
再者,高中辅导班的辅导内容大多都是学生的薄弱知识和方法,但这些都不是考试的重点,按照高中这种“教的是擀面皮、考的是烙馅饼”的考试情况,真正能够让考生成绩提升的,还得是考生自己坚持不懈地听、说、读、写、练、思、问、想、查。
第三、初中考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但高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学习能力,还对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有所考验。根据个人的多年观察,在高中,如果想要学好,想让自己分数够得上一个还算可以的高中,一般只需要学习态度好,能主动花心思花时间去学习、背诵、理解和记忆书中的知识点即可。但在知识点更具难度、更具深度的高中如果想要延续学霸模式,不仅要有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还得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决定了其在“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的学习环境里是否能一直保持对自己的自信、是否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