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面对疫后经济修复困难,专家学者齐刷刷盯上了居民存款。
前有郭树清倡议,把当期收入尽可能转化为消费和投资,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后有孟晓苏建言,中国老百姓存款增加15万亿,拿出1/3买房,中国经济就恢复了。
专家们的目的,不就是让我们消费嘛!咱们不论对错,先看一下实际情况:
人民银行前两天发布数据,2022年中国居民存款增加17.84万亿,大幅高于2021年9.9万亿的新增水平,刷新历史纪录。这意味着,去年居民有近8万亿的超额储蓄。
这些超额储蓄,小部分可能是工厂或个体户的经营周转款,大部分应该是富裕阶层在市场萧条期的避险性储蓄。
为什么这么推测呢?居民新增存款看似惊人,但主要集中在城镇人群和高收入人群等少数人手里。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储户存款超过50万的人,占比只有0.37%。另据招商银行年报,日均资产超过50万的客户,占比约2.1%。
我国居民财产呈现典型的“二八现象”,想方设法让普通人多花钱去刺激消费,恐怕是瞄错了目标。
中国房奴已背负近40万亿房贷,户均21.85万,房贷压力着实不小,近期失业率还创了历史新高;这两年地产暴雷、债务风险不断,普通人购房信心也大打折扣。另一边豪宅市场异军突起,北上深豪宅成交量连续增长,大面积改善住房崛起,奢侈品消费也是一派红火繁荣景象。
两者叠加看似魔幻,却构成了真实存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