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灿芯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灿芯股份)向科创板递交了招股书,其闯关科创板IPO进入“已问询”状态。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报告显示,灿芯股份2021年占全球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市场份额的4.9%,排名全球第五位。不过与前面四位竞争对手相比,灿芯股份的市占率明显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灿芯股份无论是在毛利率水平还是研发费用率上,都与同行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钛媒体App从资深行业人士处获悉,下游客户的量产情况会直接影响芯片设计厂商的毛利率,而由于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的技术不过硬、研发周期长,也是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毛利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与中芯国际深度捆绑
招股书显示,灿芯股份股权较为分散,无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IPO前,灿芯股份总经理庄志青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股19.82%,为第一大股东。中芯国际(688981.SH)旗下中芯控股持股18.98%,为第二大股东。此外,前十大股东中还包括湖北小米,持股4.77%。
灿芯股份称,作为全球集成电路设计服务行业头部厂商,基于对自身发展战略、客户需求、行业发展趋势等因素的综合考虑,选择与中国大陆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开资料显示,灿芯半导体与中芯国际最早合作始于2010年。2017年其海外架构拆除后,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中芯控股对其持股比例一度高达46.6%,在多轮增资和股权转让后,其持股比例才降至IPO前的18.98%。
除了参与股权投资外,中芯国际还有多位高管在灿芯股份任职。灿芯股份现任董事长赵海军,2010年至2017年历任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兼执行副总裁、中芯北方总经理,2017年10月至2022年8月担任中芯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合首席执行官,2022年8月至今担任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
此外,中芯国际是灿芯股份的重要供应商。报告期各期,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8.40%、84.93%、86.39%与93.30%,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其中,报告期内公司向中芯国际的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0.40%、69.02%、77.25%与86.62%。
前五大供应商,来源招股书
灿芯股份坦言,若未来包括中芯国际在内的公司主要供应商业务经营发生不利变化、产能受限、产品交付延期、质量瑕疵或与公司出现合作关系紧张等情况,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灿芯股份通过与中芯国际的长期战略合作,在其不同工艺制程上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能够满足不同芯片设计公司的产品需求并帮助其实现技术产业化。但与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服务厂商相比,国内厂商在经营规模、客户资源、先进工艺设计服务经验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毛利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经营模式方面,公司与同样采用Fabless模式的芯片设计公司亦存在一定差异。灿芯股份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作为芯片设计服务公司,并不通过销售自有品牌芯片产品实现收入,而是依托自身IP及SoC定制开发能力,为芯片设计公司及系统厂商提供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开展业务。灿芯股份认为,这种经营模式市场风险和库存风险较小。
据悉,灿芯股份主营业务收入按业务类型构成可分为芯片设计业务(NRE)和芯片量产业务,二者在2022年上半年的收入比重分别为24.97%、75.03%。显然,芯片量产业务收入占大头。
资料显示,NRE为“Non-Recurring Engineering”的简称,即一次性工程费用。而芯片量产业务的收入确认则较为复杂。
一位半导体行业资深从业者告诉钛媒体App:“一般情况下,芯片量产业务的收入取决于客户芯片的量产预期。倘若客户订单多、量产高,那么设计方能获得的收入就多;倘若客户芯片量产计划中途变更、遭遇砍单等情况,那么芯片设计企业能获得的收入就相应减少,毛利率水平也会下降。”
很显然,对于灿芯股份来讲,收入占比更高的芯片量产业务对其毛利率的影响更大。
报告期内,公司芯片设计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7.85%、27.90%、21.94%和14.96%,芯片量产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5.28%、12.89%、14.48%和18.47%,毛利率波动较大。灿芯股份表示,公司毛利率波动主要受产品及服务的销售价格变动、产品结构变化、市场竞争程度、技术升级迭代等因素的影响。
此外,与同行公司相比,灿芯股份的毛利率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公司表示,整体毛利率水平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主要系各可比公司芯片定制服务的业务领域、客户类型及经营规模均有较大差异。
可比公司毛利率水平,来源:招股书
上述行业人士认为,客户所处行业的市场景气度、研发芯片的应用场景的确会对上游芯片设计厂商的毛利率构成影响。“没有量产就无法产生规模效应,意味着单个芯片的成本更高。”
研发费用率低,核心竞争力不足
事实上,较低的研发投入,或许是导致灿芯股份毛利率水平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与技术产业化,报告期各期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257.05万元、3,915.47万元、6,598.62万元与3,458.3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3%、7.74%、6.91%和5.49%。
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水平,来源招股书
与芯原股份、创意电子等同行公司相比,灿芯股份的研发费用率也存在较大差距,已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此,灿芯股份解释称:由于公司芯片量产业务收入占比较高,芯片量产业务系由公司芯片设计业务(NRE)转化,相关收入规模较大导致公司收入基数较大;公司将所有人员的股份支付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以上因素综合导致公司研发费用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众所周知,芯片设计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难度大,门槛高,需要高研发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研发实力不足,就意味着企业缺乏产品竞争能力。
前述行业人士曾对钛媒体App表示,芯片设计公司一旦研发投入不足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研发周期长,产品跟不上市场节奏,也间接拖慢下游客户的产销进度;二是产品缺乏足够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逐渐被竞争对手所淘汰。
更何况,灿芯股份正在冲刺科创板,研发实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科创属性的定位。(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孙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