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结束开学,学生要交寒假作业。
可是,有的孩子假期玩得过猛,作业没有完成,一开学便慌了手脚。
这不,2月1日,安徽蚌埠一萌娃,因寒假作业未完成,担心挨批评,便跑到了楼顶,这可吓坏了家长,怕自己上去孩子出意外,不得已报警求助。
民警到场后,萌娃委屈地向民警哭诉,民警耐心劝慰,最终,萌娃认识到错误并和家人拥抱道歉。
完成作业是学生的职责,完不成作业要被批评是正理。这些孩子其实都懂。
但是,当下不少孩子,明知完不成作业要挨批评,却就是不愿写作业,不想写作业;为逃避批评,又耍小聪明“恐吓”家长和老师,孩子如此做法,真是捉住了大人的软肋,但这不是“聪明",而是不健康心理的萌芽,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他们这种责任缺失的自我放纵和虚荣,极易发生心理危机,导致一系列恶果产生。
前不久江西胡某宇失踪106天自杀悲剧,也绝非一日形成,而是久病积疾的结果。
开学季,全国多地就2023年春季新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部署,要求确保2023年春季开学前后等重点时段中小学生身心安全,提前谋划落实维护学生心理安全的工作举措,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指导。
但是,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不一样,身体疾病是显性的,即便本人能忍不语,他人也“观得到、看得见”,可以及时进行干预;但心理疾病是隐性的,本人不说,他人便难以“察觉”,即便他人感觉有异,也会当作性格差异、情绪不稳而忽略。
因此,当一个人心理出现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到了中晚期,对其的干预、疏导、治疗也都是滞后的,康复起来比较困难。
“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防止抑郁等心理疾病,学校建设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心理指导教师很有必要,但平湖一柱以为,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最为根本的是要营造起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这个环境,除了教师、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要科学,教育目标要适度之外,更重要的给孩子创造更多的集体活动机会——像活动课、社团活动、运动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节日联欢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与人交流交往中,展现自我,增强自信,释放情绪,放飞心灵,建立友情,找到情感依托,与孤独、寂寞说再见!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