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明明 彭阳 章立聪 周成华
春节过后,一些消费场景的复苏似乎比疫情前水平更为强劲。通过对2021年的消费复苏情况进行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商品消费的反弹仍然存在瓶颈。其中,消费升级类商品或将有更强表现,限额以下零售和中低端商品或仍将对社零增速形成拖累。今年消费领域应把握结构性机会。
▍从消费场景来看,部分接触性服务业的消费场景已有大幅改善。
从地铁客运量、拥堵指数等数据来看,今年春节假期后与2021年同期体现出了相同的复苏迹象,聚餐、会议、婚礼等活动的需求量也有明显回升,这些接触性服务业的消费随着疫情管控的放开将会迎来持续的反弹。
▍商品消费的反弹面临一定约束。
以2021年为例,在2021年下半年,居民消费倾向已经回归正常,但是社零的两年平均增速仍保持在3%-3.5%左右的水平。排除掉疫情本身的约束,疫情之后也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疤痕效应,受此影响,我们判断社零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或仍需一定时间。
▍结构上看,消费升级商品或将有更强表现,限额以下零售和中低端商品或仍将对社零增速形成拖累。
2021年整体社零的两年平均增速为4.0%,表现较好的是限额以上企业的零售额以及消费升级品类。限额以下社零增速仅为3.1%,复苏并不顺畅,而且由于其体量较大,对整体社零造成了较大的拖累。限额以下社零的低增速一方面反映了中低端产品的销售不畅,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小企业的经营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其他种类商品如刚需类商品、建材类商品、石油制品等有各自的逻辑,同样难以受益于疫情防控的优化。因此,复苏之年商品消费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制约。
▍海外疫情放开的启示值得借鉴。
第一,防疫管控放开后疫情的扰动是周期性的,商品消费的增速并不会因为疫情防控的放开得到显著刺激。
第二,消费在防疫管控放开后一个季度回升较为显著,疫情扰动对消费的冲击不大但也不能完全忽视。
第三,管控放开前商品消费恢复相对领先,管控放开后服务业消费弹性更大。
▍今年消费领域应把握结构性机会。
从宏观上看,我们认为今年复苏弹性比较强的行业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接触型服务业,例如出行、旅游、餐饮等,这些行业直接受益于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
二是周期反转或政策反复提及的行业,包括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等,这些行业将在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得到政策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