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城市论坛 热点 上学更安全,放学有趣味丨广州老旧小区改造,构建儿童友好环境

上学更安全,放学有趣味丨广州老旧小区改造,构建儿童友好环境

广州中心城区老旧小区众多,教育资源集聚,家长对孩子上学时安全出行、放学后休憩活动的需求尤其牵挂。老旧小区改造如何结合市民想法精准施策?去年以来,广州在越秀这个老牌教育强区,细致聆听居民的改造意愿,以“绣花”功夫打造上学更安全、放学有趣味、历史有传承的“最美上学路”,构建儿童友好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白云街道筑南社区打造出一条200米长的“暖心上学路”。

“小电驴”慢下来让上学更安全

在老旧小区重塑上学路,安全是头等大事。以前教育孩子出门小心,常说“马路如虎口”,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共享单车的普及,内街内巷也常有“飞车”穿梭,令家长们时时放心不下。

漫步于人民街白米巷,狭长的巷道平整干净,虽有外卖小哥、快递员骑“小电驴”通过,但在铺设有序的减速带作用下,也失去了往常“风驰电掣”的威风。巷口的止车柱拦截了更大型车辆的进入,部分路段设置合适高差,达到人车分流的效果。系列慢行化改造进一步保障了学生上下学的安全,而这正是得益于人民街的老旧小区改造。

广州雨季悠长,“落雨大水浸街”成为经典童谣。珠光街针对清水濠道路不平、雨天地滑等安全问题,开展平整道路、替换原麻石路两侧的水泥铺装为透水铺装、增设挡车柱等改造。改造后,道路更加平整易行,雨天不易积水,车辆无法通过,打造安全上学路。

安全提升除了设施的完善,也要考虑改造效果能否维持。白米巷一侧有低层房屋,改造前由于住户缺乏晾晒空间,经常有晾晒杆横跨巷道的现象,垂挂的衣物遮蔽行人视线,既不美观更影响通行。人民街老旧小区改造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改造加设统一集遮雨、晾晒、照明等功能于一体的雨棚,彻底解决晾晒杆跨街的长久治理难题,让改造效果得以保持。

边角地变游乐场让放学有趣味

“居民楼下要是游乐场就好了!”这是居民会议上,与会“小代表”的奇思妙想,天真的童言被大人们认真对待,并最终“梦想成真”。

白云街道筑南社区内有一所“特殊”的启智学校,在改造的前期阶段,社区开展以儿童为主角的居民会议,邀请居民、启智学校师生及周边儿童参与。改造方案顺应居民诉求,决定盘活学校周边边角地等闲置空间,植入趣味学习玩乐设施。在改造实施阶段,社区多次与居民现场探讨实施细节,最终打造出一条200米长的“暖心上学路”。

项目通过不同颜色的彩色沥青,划分出“跑道乐园”“立体画长廊”“廊架下的活动场”3个区域,彩色沥青同时作为特殊儿童的“引导”,指引学校的方向。跑道作为赛跑、“纸飞机比赛”的“比赛道”,也可作为社区儿童的“游玩道”,为儿童提供约500平方米的游玩空间。跑道两侧设置一系列儿童活动设施,提供安全、趣味的活动场所。

“立体画长廊”长达90米,利用校外连续弯曲的通道,由艺术家为两侧围墙作画,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长廊,既有不同年代的生活用品,如大哥大、暖水壶、搪瓷杯;也有孩童游戏的场景,缤纷有趣。一处原本废弃的灰色空间通过拆除违建,打造成“廊架下的活动场”,成为儿童玩耍的好去处,深受小朋友欢迎。

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实现“共治共享,有机更新”。这正是广州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法论”和好经验,充分听取街坊声音,让方案更“接地气”,让居民的归属感更强,更主动地参与社区事务、维护改造成果。

再现老街“威水史”让历史有传承

老城区存量空间有限,老旧小区改造是挖潜承载城市历史文化记忆新空间的重要路径。人民街通过设计街巷文化墙和特色艺术彩绘,将白米巷打造成“彩绘文化上学路”。从巷头至巷尾,移步易景,除了儿童喜欢的“猫咪”墙绘,还有六脉渠图白米巷导图手绘作品,清晰地展现了从前广州的城市水系框架,让途经的学生更形象地了解街区的历史变迁,部分沿用至今的地名也可以唤起老居民的集体记忆。

清水濠开凿于宋代,曾经承担水路运输、防洪排涝的功能,以其为名的清水濠巷道自然历史底蕴深厚。珠光街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对四个巷口空间、巷道标识牌融入文化要素,以诗书墙展示求是书院(今清水濠小学)、南国诗社的历史及南园后五子作品选等,向学生普及独属清水濠的历史文化。

通过改造,历史沉淀和青春气息在这里交汇,城市历史文化得以经由一代代学子传承和传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老城古巷精雕细琢出城市方寸之美,也可飨八方来客,展现广府文化魅力。

接下来,市住建局将继续推动老旧小区成片连片改造,从“单一小区”改造向“片区联动”改造转变,从“物质空间”改造向“社会治理”提升转变,全面提升片区活力,达到改善片区基础硬件、补齐社区短板、激发文化要素、提升营商环境的效果,形成便民宜居的“完整社区”。

珠光街以诗书墙展示求是书院(今清水濠小学)、南国诗社的历史及南园后五子作品选等,向学生普及独属清水濠的历史文化。

知多点:

《广东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近日印发

将儿童友好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规划或重大政策文件,城市规划要考虑儿童需求,增加儿童友好公园、医院、学校……一系列与儿童相关的指标,今后都将纳入广东省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考量范畴。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等单位联合印发《广东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到2025年,构建全省统筹规划、全域系统推进、全程多元参与的儿童友好城市工作格局,全面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和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中心城市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力争7个地级以上市纳入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此外,《方案》还明确了广东省实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重点政策以及指导性主要指标。

根据《方案》,广东将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图书馆、儿童友好学校(中小学幼儿园)、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社区、普惠托育服务、母婴室建设、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儿童科技教育基地建设和区域性儿童福利设施等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十大重点工程也对如何实现儿童友好提出了一系列指标性要求,如每千常住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经常有母婴逗留且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或日客流量超过1万人的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医疗机构、旅游景区及游览娱乐等公共场所实现母婴室全覆盖,在公共场所建设儿童厕位、儿童休息活动区,70%以上的镇(街道)、社区建有少儿科普活动场所等。

《方案》提出要实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六大行动,包括儿童友好政策深化行动、儿童友好公共服务提升行动、儿童权益保障行动、儿童友好空间拓展行动、儿童友好环境建设行动和儿童友好参与共建行动。

如何让城市空间对儿童更友好?《方案》明确,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推进城市街区、社区中的儿童友好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各类公园、绿地、道路、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体育场所、医院、学校、交通场站等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适儿化改造。推动公共场所建设儿童厕位及洗手池、儿童休息活动区等。探索适当的奖励机制,加快推进母婴室建设。在儿童活动较多的天桥、道路等市政设施规划建设全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安全和需求。建设儿童友好社区,增加社区儿童“微空间”,鼓励社区打造儿童“游戏角落”。加强人行道、自行车道规划建设,探索创新预防和减少儿童道路交通伤害的适宜技术。优化校园周边步行线路规划和人行设施,落实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保障儿童出行安全。提升儿童街道活动安全,制定儿童安全出行系统指引,打造儿童友好街道。

此外,广东将大力推进儿童友好街道、社区、学校、医院、图书馆、公园、实践基地、科普场所、出行项目等各类儿童友好基地建设。促进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打造安全、绿色、趣味、益智、舒适的儿童友好学校。在产业园区、商业场所等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儿童友好基地等。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开发自身教育资源,设立儿童开放日,为儿童主题教育、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提供支持。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天研 通讯员 穗建

来源:大洋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小区,趣味,文化,南社区,广州,空间,历史,居民,改造,儿童,上学路,珠光街,人民街,儿童,白米巷

扬州城市论坛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小区,趣味,文化,南社区,广州,空间,历史,居民,改造,儿童,上学路,珠光街,人民街,儿童,白米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小区,趣味,文化,南社区,广州,空间,历史,居民,改造,儿童,上学路,珠光街,人民街,儿童,白米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