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
·“我们现在面临非常大量级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后果。像抽烟一样,刚开始抽烟的时候,只是抽一两包,可能感受不到它对你的影响,要到几十年之后才会意识到吸烟成瘾带来的健康危害。”
11月3日,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先导论坛——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碳大会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院士专家发表演讲并参与讨论。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在演讲中表示,全球的变暖是一个非常复杂、多尺度的现象。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如果实现碳中和,将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引领作用。因为中国缺少土地,也缺少天然气的储备,中国想在粮食和能源方面实现自给自足,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Steven Chu)表示,“我们现在面临非常大量级的二氧化碳排放,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后果。像抽烟一样,刚开始抽烟的时候,只是抽一两包,可能感受不到它对你的影响,要到几十年之后才会意识到吸烟成瘾带来的健康危害。”
“糟糕的消息是,我们在谈论的各个行业都在增加温室气体排放,比如说钢铁行业、金属行业、混凝土、塑料、纺织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都在上升,还有整个食物链当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都在上升。”
朱棣文提醒,有一些新的发现,制氢有时候会带来甲烷气体的排放,所以要有很好的平衡。
在圆桌讨论中,朱棣文表示,“不能说我们现在太晚了,我们已经超过了临界点,不能有这样的想法。不能觉得我们现在已经太晚了,已经没有办法采取更多的行动了。现在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来减少损害,这是我们能够采取的措施,我们必须面对这些问题,必须处理这些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院长朱彤在演讲中表示,温度不仅仅在上升,同时相关的温度曲线也在发生变化,出现更多的极端气候并不像过去那么平稳。在中国,6.26亿人次受到相关热浪的影响。气候异常的情况中有一些温度突然上升突然下降,增加了人们卒中的风险。气候变暖引起更多的卒中死亡。利用碳中和的策略来减少化石燃料引起的排放,可以减少PM2.5的浓度。“如果我们能够将相关的PM2.5低于每立方米10微克,不仅仅空气更加清洁,还可以拯救更多人的生命。我们可以在气候变化和解决空气污染方面获得双重效应。”
沃尔夫农业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农业与资源经济学系教授大卫·齐尔伯曼认为脱碳是可行的,他在演讲中分享了“脱碳”的不同技术方案,比如达成统一的全球交易的碳价。
他表示,使用现代的生物技术,比如说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率,提高农业韧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生物燃料是太阳能之外非常有潜力的发展领域,它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作航空燃油,用作车船的燃油。
在圆桌讨论中,大卫·齐尔伯曼表示,在政治方面,各国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社会的合作。相关科研成果远远超越了政治方面的考量。“我们要把相关科学提高到一个全球的高度,来克服国家之间可能存在的意见或者冲突,来进行更好更有效的全球协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教授表示,碳中和其实和清洁空气目标一致。中国实施的蓝天行动计划,降低了PM2.5的浓度,改善了空气质量,同时也真正地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未来有两个目标,一是2060年达到碳中和;二是继续改善环境质量,特别是空气的质量,控制好PM2.5的浓度。
“我们进行仔细地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在碳中和场景下,非常重要的一点,新能源、再生能源的贡献要超过70%。”贺克斌院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