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号脉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是中医的重要理念。
11月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发布项目指南称,未来3年内,将专项资助“未病”相关研究,总经费1500万元,建立中医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该专项项目的名称是“‘未病’的生物基础与数学表征”,项目研究期限是 “2023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每项资助额度约300万元。项目申请的接收时间为2022年11月27日-12月4日16时。
其三大拟资助研究方向是:阐明“未病”状态的生物学基础;构建“未病”状态共性规律表征的数学模型;推动“未病”表征体系的临床验证与应用。
该项目指南称,为推进中医药学的传承创新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融合板块设立上述专项项目,以重大疾病的“未病”状态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学、数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揭示“未病”发生的生物学原理,构建“未病”临界状态的数学模型,建立“未病”预警体系,为理解疾病发生机制、预判疾病发生、发展疾病预防和诊疗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此外,“未病”状态具有多维性、动态性、系统性、复杂性及显著的个体差异性。然而“未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尚不明晰,缺乏可定量表征的客观指标。
该专项项目的科学目标是,聚焦重大疾病前期“亚健康”状态,阐明“未病”的生物学基础,构建表征“未病”状态共性规律的数学体系,明确可定量表征“未病”状态的客观指标,通过临床验证形成“未病”状态的诊断方法和干预手段,实现对“未病”的精准诊断及疾病早期预警,建立中医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该项目指南称,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人员、无工作单位人员,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该项目指南的拟资助研究方向中的“阐明‘未病’状态的生物学基础”部分,要求运用生物学、信息学等方法,结合宏观体征信息和生物样本检测,研究“未病”发展的演变过程和内在规律,辨识“未病”状态的宏观体征模式、微观关键分子及其复杂网络,系统性建立“未病”临界状态和“未病”-“已病”发展过程的生物标志物谱图,鉴定“未病”到“已病”状态进展的关键因素并阐明相关分子机制,多维度解读“未病”的整合生物学基础。
该项目指南的拟资助研究方向中的“构建‘未病’状态共性规律表征的数学模型”部分,要求基于“未病”状态的多维动态数据,发现“未病”宏观体征与微观状态变化的映射关系,建立“未病”状态的宏微观量化方法,构建表征“未病”状态的动态网络化模型,发展临界慢化的数学理论,刻画系统失稳前的“未病”临界状态,建立“未病”-“已病”转化的网络模体数据库,揭示“未病”临界转变的共性规律。
该项目指南的拟资助研究方向中的“推动‘未病’表征体系的临床验证与应用”部分,要求基于“未病”状态的临床队列与多组学数据库,开发“未病”状态的智能诊断和预警模型,验证临床模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创新“未病”状态的干预方式,建立重大疾病诊疗的新体系。
该项目指南要求申请书研究内容包含项目指南的全部资助方向,凝练明确的科学问题,具有显著交叉特点和独特研究范式。相关问题可咨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交叉科学部交叉科学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