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浙商大会上马云曾告诫:属于打工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未来属于合伙人时代,任何一家企业要懂得紧跟时代而行,抓住人才和模式才是风口!
事实上很多老板都没看懂马云所说的。
民营企业表面上风光无限,背地里早已经是千疮百孔,因为他们还在用着十年前的思维模式在原地踏步,等到的只有死路一条。
特别在今天这个同质化严重的大环境,想要开拓更大的市场,就必须要用好人才这“板斧”,把企业内部的成本发挥到极致,才能打造出一个“充满狼性”的团队,企业才能稳步向前发展,在行业中实现突围。
为什么任正非多次在公开场合谈人才的重要性,谈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因为他懂得“分钱”,懂得利用机制去激励员工,利用股权去捆绑员工,才能实现利出一孔,利出一孔!
2016年之前,华为曾遇到过两次内部人才流失问题,当时的华为副总裁李一男直接带走了华为上千万的设备,甚至还挖走了1000多名骨干技术人才,李立门户与华为对着干。
与李一男相似的还有孔令贤,当时作为华为的骨干技术人才,由于不满内部的机制,与领导出现了“代沟”,以至于出走华为,“技术移民”新西兰,尽管最后任正非内部发文道歉希望他回来,依旧无济于补。
所以,这也让任正非明白,属于老板亲力亲为管理公司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雇佣制更不在合时宜。解决高端人才流失问题,想要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在内部进行改革。利用机制去激励员工,把员工作为企业的顶层战略规划,才能彻底激发内部团队的“狼性”,才能推动企业大步向前发展。
这才有了后来任正非说的那些经典话语:老板只要懂得“分钱”,企业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只有把员工变成“合伙人”,他自然而然会主动操心业绩,实现自我管理。
想要让员工主动操心业绩,就必须要设计一套科学完善的机制,把公司变成一个“大型创业平台”,把员工变成自己的“合伙人”,才能让公司业绩实现飞速增长。
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太二酸菜鱼。
作为一家传统的连锁餐饮门店,创始人管毅宏一开始也是用着传统思维,兢兢业业经营门店多年,却依旧没有多大的出色,反而连年亏损,甚至核心人才不断流失。
没有办法之下,管毅宏开始深入市场摸索,最后基于人性的思考与市场的把握,最终踏上了转型创新之路
第一,搭建合伙平台,员工不再是拿着死工资混日子。把公司变成一个“创业平台”,把店长变成“合伙人”,店长不需要投资每个月都能拿到门店的业绩分红。
同时还推出“内部创业机制”,意思就是那些内部老员工如果想要创业,即可申请与公司合伙出资开门店。
第二,店长培养计划。设立一套“老带新”激励机制,鼓励老店长能够主动培养新人。只要新人有能力独自经营新门店,那么老店长即可享受新门店的业绩利润分红。如果培养的徒弟超过5名,即可晋升成为区域经理,享受与公司共同投资项目的权利。
第三,推出股权激励机制,布局好企业顶层架构,激发人才斗志,细化管理机制,保证创始人的控制权后,可以更好地增资扩股。
太二酸菜鱼这套“合伙人”制度推出后,一来激发了员工的斗志,让店长玩命去搞业绩。二来可以释放老板的管理压力,门店实现自我管理。三来可以杜绝公司重资本投入,实现轻资产扩张。
在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远不止太二酸菜鱼在用着模式运作。
比如华为、海底捞、海澜之家、百果园、周黑鸭等等企业,都在用着类似的模式与机制去运作。老板要懂得利用机制把员工与业绩捆绑在一起,才能让业绩实现倍增,企业自动化运作!
为此,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制度,我建议你入手下方这套《团队裂变盈利思维》课程。里面详细讲到了企业股权架构布局,员工薪酬激励,股权激励方案,合伙人模式搭建,股东权益分配,连锁门店裂变扩张……
谈到股权,很多老板都觉得“没有必要”,只是大公司的“万物”,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思维误区。
但你深入了解之后会发现,像华为、阿里、小米等等巨头企业,他们创办之初,都会采用股权激励的方式去管理员工。因为股权可以让老板用最少的钱激发员工最大的斗志。
这也是为何任正非会强调:老板要懂得“分钱”。因为这里的分钱并不是简单给员工涨工资或者发提成,而是通过科学的机制去激发员工的“狼性”,老板与员工同心同德,才能一起把蛋糕做大。
股权是创业者必备的课程,从企业顶层架构布局,到员工薪酬绩效设计,再到股权激励方案,合伙人模式搭建,这都是需要老板了解清楚的。
毕竟公司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新股东的加入,资本的进驻,人才的流失。等到那个时候才意识到股权架构的重要性,那么就追悔莫及了。
正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不想企业立于危墙之下,老板就应该未雨绸缪,保持危机感才是兵法大计谋!
一顿饭钱都不用即可踏上学习之路,能够拓宽自己的圈子人脉,与更多有志之士合伙才是未来趋势。点击下方“看一看”即可入手,还有专业的股权老师提供咨询服务!
团队裂变盈利思维
2017年,浙商大会上马云曾告诫:属于打工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未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zcslt.com/n/a8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