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编 | 倩倩
2019年,对于如何判断好公司,华尔街曾经掀起一场大讨论。
当时因为二级市场和一级市场之间对企业的估值严重倒挂,使得很多所谓独角兽企业上市之后给投资人带来很大的损失,这引发了华尔街分析师们的不满。
华尔街著名分析师Ben Thompson在其官方博客发表文章指出,华尔街其实已经受够了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模式一个个牛出天际,但在经营中却亏到底的所谓独角兽公司。他认为整个资本市场已经转变了对这样企业的认知。最起码以往那些胡乱给企业打上“独角兽”标签的投资人,现在在国际资本市场没有了声音。
这篇文章影响很大。后来,华尔街分析师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不管是新经济还是旧模式,能投资科技而且有好产品的就是好公司,而能通过这些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的就是好模式。
经过几年发展,现在国际资本市场一致认定的好公司标准,已经进一步发展到一句话:只有长期投入科技研发的公司才能持续迭代用户体验,而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又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是好公司的重要标准。
实际上,不论是华为、海尔等中国公司,还是苹果、英特尔等外国公司,这些穿越了多个动荡周期的引领企业,无一不是依靠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获取发展和生存的空间,同时建立起依托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
这些公司的经验表明,一个组织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创新的基因,其中尤其是要重视硬核科技的投入,通过不断进行科技突破来引领企业持续发展,应对当下乌卡时代和数智化转型的新变化。
这不仅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长期主义发展观,也是推动任何组织创新发展的关键动力。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就是以科技创新驱动自身发展的典范。从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发展为全球引领的物联网生态企业,海尔创新发展的秘诀除却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其始终坚持的科技创新。
来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仅“十三五”期间,中国家电行业评选出10大原创科技,海尔就独占6席,同时其也成为中国家电行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最多的企业,中国⅔的制修订提案均来自海尔。
经济学家李稻葵在36氪举办的峰会上曾表示,“今天比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硬核科技的突破,我们都需要硬核实力的提升”。
某种程度上,想要在新经济时代取得成功,企业就必须抛弃以往的发展观,从长期主义发展观出发,通过对基础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掌握核心技术,并遵循社会价值,形成企业真正的发展硬核,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突破。
当下,乌卡时代的经济趋势呈现出不明朗、不确定的特征,而实体经济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把实体经济放在经济发展的“C位”,凸显了中国高质量发展内蕴的确定性。
同时,报告中还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从这点上看,坚持长期主义的科技创新对推动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过程并不容易,但坚持带来的回报也是丰厚的,很多实体经济企业从中收获难以想象的发展机遇,打开了难以想象的发展空间。
海尔的嬗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很长时间以来,海尔都是中国创造在全球的一张闪亮名片。但今天的海尔,却不能再用“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的单一维度视之。如今,海尔凭借对科技创新一以贯之的坚持,不断拓展产业发展边界,已经转型为物联网时代的生态企业,在智慧住居、产业互联网、大健康等实体经济领域深耕创新。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在“以用户为中心”理念下,海尔不断创新用户体验,依托在行业前沿科技、先进制造等领域的深厚积累,推动原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数据显示,近10年,海尔178项原创科技快速转化至产业链,比如冰箱的全空间保鲜科技,洗衣机的直驱科技、免清洗科技,空调的自清洁科技等等,这些创新技术成为中国乃至全球产业发展的标杆,不断推动着整个行业的进步。
在大健康领域,海尔生物医疗围绕科考、样本存储等领域的超低温存储需求,“从0到1”突破压缩机等核心技术难题,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超低温冰箱,成为国内低温存储设备规模化生产的先行者。
科技成果转化一向被称为“死亡之谷”,难度自不待言。在海尔,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产业“最后一公里”如此畅通,秘笈何在?产品可以被模仿,但企业的核心能力却很难实现大规模复制,这其中“10+N”开放创新体系作用显著。在海尔的创新生态中,全球的创新资源都可以加入这一平台,以全球科技创新加速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海尔可谓是探索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科技创新生态之路。
以HOPE创新生态平台为例,这一生态链接了20万+专家,汇集100万+全球一流资源,搭建了一个全球协同、用户和资源零距离交互的创新生态系统,沉淀了包括需求破题、技术拆解、资源评估等在内的核心方法论,实现了创新与需求的零距离对接,推动着海尔不断强化和加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也让科技成果转化在海尔不再是难事。
海尔再次走在了探索的前沿。
对秉持科技创新长期主义的企业而言,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现,单靠一家企业很难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必须将产业链上下游乃至潜在竞争对手组织起来,共同去实现整个产业的跨越发展。
主动思索并践行这一思路的企业,其科技创新能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不断放大,对产业的影响也逐渐显现,有的已经形成了以科研促进标准产生、以标准带动产业升级的路径。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这种协同共创表现尤为明显。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工业互联网从以网络、数据、安全为基础发展平台应用的基础架构,升级为围绕业务场景,在技术体系的支撑下落实功能架构和实施框架的全新体系,为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成为产业融合的新引擎。
然而,在迎接新基建发展机遇期的同时,工业互联网也面临着应用端扩展慢、落地应用场景有待完善、复合型跨专业人才缺失、行业智能化水平参差不齐等众多挑战。
如何破题?作为海尔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抓手,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立足制造业转型的需求和痛点,从设计、生产、物流、仓储、销售、服务、人员、资源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方案。并通过对自身实践经验的总结沉淀,输出国家、国际标准规范行业发展,推动行业创新探索。
10月18日,IEC官网正式发布了由卡奥斯牵头制定的《工业自动化应用的工业互联网系统功能架构》国际标准,首次对工业互联网系统的端边云架构进行了官方定义,填补了这一领域的国际行业空白。同月,由卡奥斯参与制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应用水平与绩效评价》等14项国家标准也获批正式发布,对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卡奥斯国际标准已覆盖工业互联网、大规模定制、机器视觉检测、数字孪生、智能工厂等重点领域,累计主导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发布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77项(发布50项),为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落地贡献了平台力量。
当然,从标准方面规范行业发展只是一层,利用生态的优势帮助产业共同进步是海尔更高层次的布局。
如今,卡奥斯已孕育出化工、模具、服装等多个行业生态,链接企业近90万家,服务企业8万家,并在20多个国家复制推广。以卡奥斯与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合作为例,通过共同打造数字化工厂,卡奥斯助力其实现人工和能源成本降低10%,生产效率提升80%,研发周期缩短10%,良品率提升至99.5%。
海尔的科技创新长期主义,不仅推动着自身高质量发展,还对外释放创新效能,推动更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这种外溢效应,正是发展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需。在高质量发展中,需要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需要大企业引领带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不论是支持科技创新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还是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抑或是海尔创业加速平台,都表现出开放式生态的特征。在这个生态里,主角并不固定,“用户需求”是唯一的导向;企业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联合生态中的各方共赢。
历史的经验证明,企业真正想做好,就必须思考自己在哪、扮演什么角色以及能为这个社会作出什么贡献。
“世界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可称为有限游戏,另一种可称为无限游戏。有限游戏以取胜为目的,而无限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
今天的企业要玩的是无限游戏,是想办法让这个游戏不间断地玩下去,而不是以取胜为结束的有限游戏。
海尔依靠科技创新成功转型的实践告诉我们,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与更多伙伴的融通合作,让发展可持续。换句话讲,企业家们关心的重点已经从自己企业的竞争力拓展到行业发展的潜力、空间与未来。
这,源于科技价值的重构。
这,指向中国企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