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控制景深
1.使用光圈控制景深
光圈大小与景深密切相关。在同样的拍摄距离下,用光圈调节景深效果明显。要减小景深,模糊背景,就要采用大光圈甚至镜头的绝对光圈,也就是最大光圈;为了增加景深,应该选择小光圈甚至最小光圈。即使在相同的相机距离、相同的焦距下拍摄同一物体,缩小光圈对景深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果选择光圈并注意变焦镜头的组合来改变焦距和距离,景深的使用会更加灵活和科学。
2.使用相机距离来控制景深。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短,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长。拍摄一般场景时,景深多以米计算;拍摄特写镜头时,景深往往以厘米计算:用微距镜头或便携式数码相机的微距模式拍摄特写镜头时,景深往往以毫米计算。可以看出,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短。在使用长焦镜头和大光圈的前提下,如果要缩短景深,就要在不影响构图的情况下缩短拍摄距离。如果还是想用短焦距小光圈的微距特写来增加景深,可以稍微延长拍摄距离来增加景深。
3.使用主体和背景之间的距离来控制景深。
主体与背景距离较近,浅景深效果难以展现:当主体与背景处于无限远时,即使是大光圈的长焦镜头也很难有效模糊背景。有条件的话,相机尽量靠近拍摄对象,拍摄对象尽量远离背景,这样模糊背景的效果更明显。有时主体位于近处,而背景在无限远处,即使用大光圈的广角镜头可以有效模糊背景。
4.利用后面景深比前景景深长的原理。
在摄影实践中,摄影师要根据景深形成的特点,充分利用前后景深。一般来说,他们可以通过选择焦点来充分利用景深。比如拍摄半侧人物特写时,焦点要设置在靠近镜头的眼睛上。根据后面的景深比前景长的原理,一只眼睛清晰,另一只眼睛会相对清晰:如果把焦点设置在远离镜头的眼睛上,靠近镜头的眼睛在景深之外可能会显得模糊,浪费了后面的景深。同理。比如拍摄前后有四排合影,焦点在第二排,第一、三、四排也显得更清晰,也就是说使用了全景深。
5.更多地使用“光圈优先”和“景深步进曝光”
无论是单反还是便携电脑,都可以通过手动换挡‘M’和光圈优先模式‘A’来选择光圈,最大化光圈在控制景深方面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大光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F5.6、F4那样的光圈,包括F2.8在内的绝对光圈也要用。其实中景光圈和一般相机距离的景深差别比较小。很多情况下,非真实大光圈很难获得明显的短景深。
就主体反映主题而言,景深不是越短越好,也不是越长越好。有时候,需要把背景模糊得恰到好处,即背景不能模糊到让人无法理解其具体内涵,也不能清晰到对主体造成视觉干扰,这是最合适的。由于单反相机都是最大光圈取景,只要不是同一个光圈值,取景和实际成像都会有一些差异。使用传统相机时,相机机身上的“景深预测”按钮通常用于检查景深效果。数码单反相机也有深度o